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援助亲属民族战争

20世纪初期芬兰人援助邻近区域亲属民族的战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援助亲属民族战争
Remove ads

援助亲属民族战争芬兰语Heimosodat)是在1918年—1920年及1921年—1922年间芬兰志愿者参与的发生在芬兰临近地区的武装冲突。芬兰政府在官方上并未参与这些远征行动,但约有9000名芬兰志愿者参加了战争。很多志愿者的动机是泛芬兰-乌戈尔主义、反布尔什维克大芬兰主义或纯粹冒险意愿。在这些援助亲属民族战争中约有660名芬兰人战亡。[1][2]

事实速览 援助亲属民族战争, 日期 ...

战争期间有些地区并入了芬兰,但只有爱沙尼亚独立战争取得了真正的成果。1918年及1919年白海卡累利阿战争及奥努斯卡累利阿战争期间雷波拉芬兰语Repola波拉耶尔维芬兰语Porajärvi (Aunuksen Karjala)两市镇曾并入芬兰。英格里芬兰人起义芬兰语Inkeriläisten kansannousu北英格里亚共和国在短期内由英格里芬兰人控制。这些战争止于1920年的《塔尔图和约》,除也有芬兰志愿者参与的东卡累利阿人起义芬兰语Itäkarjalaisten kansannousu之外。

这些战争后近两万东卡累利阿人和英格里芬兰人逃亡至芬兰[3]。这导致了学术卡累利阿协会芬兰语Akateeminen Karjala-Seura的成立。该协会维护芬兰国防及亲属民族关系、帮助东卡累利阿人,以及保存大芬兰主义的精神。东卡累利阿问题芬兰语Itä-Karjalan kysymys在1920年代初期困扰着芬兰及苏联两国关系。

Thumb
The map shows Finland within the borders of the Grand Duchy. The areas in light red represent the territorial gains hoped for as part of a Greater Finland. A Three Isthmuses border would have drastically shortened the length of the border with Russia.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