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摩尼光佛教法仪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摩尼光佛教法儀略
Remove ads

摩尼光佛教法仪略》(英语:The Compendium of the Doctrines and Styles of the Teaching of Mani, the Buddha of Light),简称《仪略》(The Compendium),是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唐朝遗书摩尼教敦煌汉语三经之一,是一部阐述摩尼教教义的写本,由波斯传教士拂多诞于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撰写,简单综述了该教的基本教义和仪轨,是认识摩尼教的入门文献。[1]

事实速览 摩尼光佛教法仪略, 材质 ...

简介

写本分两卷,上卷于1907年被匈牙利籍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发现,现藏伦敦大英图书馆,由三纸粘成,全长约150厘米,写字部分高约21.4厘米。下卷于1908年为法国东方学家伯希和所得,今藏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全卷完整一纸,长52厘米,高26.2厘米,[2]写字部分高约21.4厘米。[3]

林悟殊考察《仪略》的内容和历史背景后,认为该写本并非译作,而是奉诏直接用汉文写成的一篇教义解说文。全文现存6个章节:《托化国土名号宗教第一》、《形相仪第二》、《经图仪第三》、《五级仪第四》、《寺宇仪第五》、《出家仪第六》。其中前4章写在上卷,后2章书于下卷,第7个章节除部分标题外已完全脱落,标题可能是《四法第七》,所以内容不得而知。全文主要介绍该教的创始人(教主)摩尼,教会的经书典籍、教阶制度、寺院建筑、组织结构和基本教义。很显然作者试图对摩尼教作一个全面的简介,因此,该写本无疑是研究摩尼教最具价值的原始文献。[3]

Remove ads

另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