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攀蜥属

鬣蜥科的一属蜥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攀蜥屬
Remove ads

攀蜥属学名Japalura)旧称龙蜥属,为蜥蜴亚目飞蜥科下的一属,体型中等,体侧扁,适应性强,适宜养于家中。以小型蛙类与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偶尔会摄食植物。忌闷热与阳光暴晒。

事实速览 攀蜥属, 科学分类 ...
Remove ads

辨识特征

长有鬣鳞,背鳞大小不一。肩前方常有斜行、深色的,披细鳞。头长约为头宽的1.5倍,吻棱与上睫嵴明显、颞部微隆起,鼓膜裸露。舌较其他同类短,前端微略分叉。头部长不到10公分,尾长20公分左右。

分布地区

本属物种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南麓,包含巴基斯坦东北侧(喜山攀蜥、大攀蜥)、印度北部和东北部(长肢攀蜥、喜山攀蜥、大攀蜥、箭棱攀蜥、三棱攀蜥、变色攀蜥)、尼泊尔(达氏攀蜥、三棱攀蜥、变色攀蜥)、藏南地区、不丹,以及缅甸北部[1]

历史

本属于1853年由约翰·爱德华·格雷发表。1999年,赵尔宓等《中国动物志: 爬行纲(第二卷)有鳞目. 蜥蜴亚目》将Japalura 的中文属名定为“龙蜥属”,并广泛使用[2]。2018年,奥克拉荷马大学王剀博士等人于《林奈学会动物学杂志》(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提出过去的龙蜥属(Japalura)并非单系群,其地理分布和亲缘关系上都跟其他的树栖鬣蜥混杂。为了解决物种混乱的问题,王剀等人将广义的龙蜥属(Japalura sensu lato)拆分为四个属- JapaluraDiplodermaCristidorsaPseudocalotes,并将 Japalura 的中文属名改为“攀蜥属”,而将“龙蜥属”指代 Diploderma[1]

2020年后,部分中国学者建议将 Japalura 的中文名恢复为《中国动物志》中的名称,为“龙蜥属”,而将 Diploderma 的中文属名改名为“攀蜥属”[3][4][5]。然而王剀等反对这种不必要的中文名变更问题,建议维持物种中文名的稳定性[6]。在王剀等主编的《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分类变动汇总》中也未接收该建议,仍将 Japalura 称为“攀蜥属”。[7]

辞源

本属的学名“Japalura”为拉丁文,可能源于印度对于此类蜥蜴的称呼[1]

成员物种

根据爬行动物数据库(The Reptile Database)中的记录,截止2023年4月,本属包含以下8种:

  • 长肢攀蜥 Japalura andersoniana Annandale, 1905
  • 奥氏攀蜥 Japalura austeniana (Annandale, 1908)
  • 达氏攀蜥 Japalura dasi (Shah & Kästle, 2002)
  • 翡翠攀蜥 Japalura iadina Wang, Jiang, Siler & Che, 2016[8]
  • 喜山攀蜥 Japalura kumaonensis (Annandale, 1907)
  • 滑腹攀蜥 Japalura laeviventris Wang, Jiang, Siler & Che, 2016[8]
  • 大攀蜥 Japalura major (Jerdon, 1870)
  • Japalura mictophola Mirza, Gowande, Thackeray, Bhosale, Sawant, Phansalkar & Patel, 2024[9]
  • 箭鳞攀蜥 Japalura sagittifera Smith, 1940[10]
  • 怒江攀蜥 Japalura slowinskii Rao, Vindum, Ma, Fu & Wilkinson, 2017[11]
  • 三棱攀蜥 Japalura tricarinata (Blyth, 1853)
  • 变色攀蜥 Japalura variegata Gray, 1853
  • 帆背攀蜥 Japalura vela
  • 玉龙攀蜥 Japalura yulongensis Manthey, Denzer, Hou & Wang, 2012 [12]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