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质子 (东亚政治)
政治上的人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质子,即政治人质。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国或贵族之间为了互相取信,会互相交换人质,称为质子。质子可以是任何贵族,但为了取信于对方,通常是君主的儿子作为质子而质押于他国,秦异人就是一个例子。也有君王向名义上作其手下的强臣派出质子的情况,如春秋初期的周郑交质,又如宋元公曾与华氏家族的华亥等人交质。除了以平等方式互相交换人质外,亦有当弱国有求于强国诸侯时,就出现单方面送出质子的情况。
中央强权亦出于控制地方势力的需要,会任命地方首领的亲人为京官,称任子,美言为入侍。任子表面上是一种荣耀,但实质上却是朝廷控制的质子,中央能以质子的安全影响地方首领的决定。
当两方势力出现矛盾的时候,质子的安全是没有保证的,如秦异人即被质于秦国之大敌赵国,但之后则爆发了长平之战。在其后的邯郸之战中,秦军围赵甚急,赵人准备将秦异人杀掉,但秦异人被吕不韦搭救。此例亦可看出东周时期一般不会轻易杀死质子,赵国即是在与秦国剧战数载而几近亡国时才准备向秦异人下手的。当然也有质子被杀的安利,譬如宋元公与华氏交质,后来宋元公杀了华氏的质子,但华氏并未杀死宋元公的质子作为报复。亦有不质嫡长子的做法,避免权力继承出现问题。
在蒙古帝国时期,蒙古大汗让诸侯和将校的子弟来大汗帐下充当人质(名义上充当宿卫),称为秃鲁花(turqaq)。这些子弟编为一个军,称为秃鲁花军。[1]
Remove ads
著名质子
参见
资料来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