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斑腰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斑腰燕(学名:Hirundo striolata)为燕科金腰燕属的鸟类,俗名粗纹燕。分布于中南半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多栖息于与金腰燕相似,通常是丘陵地带,有空旷地和耕地。[1]
斑腰燕过去有时被认为是金腰燕的亚种。
Remove ads
描述
斑腰燕体长19公分,尾巴深深分叉。它有蓝色的上半身,除了红棕色的颈圈(有时缺少)和带条纹的栗色臀部。脸部和下半身为白色,带有粗重的深色条纹。翅膀为棕色。两性相似,但幼鸟颜色较黯淡偏棕,臀部颜色较浅,外侧尾羽较短。
共有四个亚种:
- C. s. striolata 在台湾、菲律宾和印尼繁殖。
- C. s. mayri 在印度东北部到缅甸西北部及孟加拉东北部繁殖。[2] 其条纹比指名亚种striolata更宽。
- C. s. stanfordi 在缅甸东北部到泰国北部繁殖。其条纹较宽。
- C. s. vernayi 在泰国西部局部地区繁殖。其下半身比指名亚种更偏红色,臀部只有淡淡的条纹。
此物种,尤其是亚种mayri,与金腰燕的japonicus亚种非常相似,但体型较大,条纹更粗,且颈圈不如后者明显。
行为
其联络叫声为pin,警报声为chi-chi-chi,歌声则是轻柔的啁啾声。
岛屿亚种基本上为留鸟,但大陆亚种mayri和stanfordi是部分迁徙性鸟类,会在冬季迁往南方。
斑腰燕于四月至七月繁殖,单独或半群居,巢穴分散。巢为瓶状结构,由泥球构成,内衬干草和羽毛。每窝通常有四颗白色蛋,有时五颗。双方共同筑巢,并分担孵卵和照顾幼鸟的工作。
巢筑于天然洞穴中,但经常会选择人工场所如桥梁、涵洞和建筑物上。
斑腰燕在靠近地面或悬崖面上方低空飞行,捕食飞行中的昆虫。与家燕相比,它的飞行速度较慢且飘逸。它会与其他燕类一起觅食。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