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富野由悠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富野由悠季
Remove ads

富野由悠季(日语:富野 由悠季とみの よしゆき Tomino Yoshiyuki,1941年11月5日),本名富野喜幸,为日本动画导演、作词家小说家。出身于日本神奈川县小田原市,毕业于日本大学艺术学院电影科。其从参与制作日本最早的电视动画《铁臂阿童木》至今,是日本动画界资历最久的人物之一。

事实速览 富野由悠季, 监督 ...
事实速览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

代表作有《机动战士高达》系列、《传说巨神伊迪安》、《麟光之翼》以及《圣战士丹拜因》系列等。

Remove ads

笔名

在其职业生涯中,他曾使用多个笔名。他的本名为富野喜幸(“喜幸”日文音同“由悠季”),此名取自父母“喜平”与“幸子”的名字中各取一字所组成。最初,他也曾直接以本名作为笔名使用。自1982年起,他在担任原作、导演或小说撰写工作时,改以“富野由悠季”这个笔名活动。

在作词方面,他则使用井荻麟(日语:いおぎ りん)这一笔名。此名取自日本动画制作公司日昇动画事务所所在地下井草西武新宿线“井荻”站相“邻”(麟)他执导的动画作品中,通常在导演栏标注为“富野喜幸”或“富野由悠季”,但主题曲的作词者则标示为“井荻麟”。

此外,他还曾在分镜、剧本与演出等工作中使用とみの善幸斧谷稔(“斧谷”取自其妻的旧姓)、斧谷喜幸等名义;在担任作画监督时使用井草明夫,甚至在声音演出时亦曾以井荻翼为名参与演出。

个人经历

早期

富野由悠季于1941年出生于神奈川县小田原市。与他同年出生的动画导演包括宫崎骏,以及同样出身于虫制作公司的林太郎。在他出生之前,父母原本居住于东京,但因工作调动而迁往小田原。[1]他对母亲的相关描述并不多,不过据说母亲经常在他幼年时反复对他说“你是个虚弱的孩子”,这种灌输使他自小就意识到自己的体弱体质。[1]

父亲原本立志成为摄影师,20岁后进入日本大学艺术学部主修美术与美学,直到将近30岁仍是学生。然而,在就学期间太平洋战争爆发,为了避免被征召入伍,他选择成为化学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小田原的军需工厂任职,参与零式战斗机用加压服的研发工作。战后,他违反军方命令保留了加压服的相关资料,而这些资料成为日后富野创作以科幻题材动画的灵感来源之一。[2][3]受父亲影响,富野在小学四年级时曾立志投身航空太空学相关领域,到了国中一年级时希望从事理工或机械方面的工作[4],但国二时在数学上遭遇挫折,高中升学考未能录取工业高中,理工之路因此中断。之后他转向文科领域,在高中三年间致力于累积写作基础,练习小说创作,并开始向各类征文活动投稿。[1][4]

小学时期,他在人际关系上与同学格格不入,自述“不擅长记单字和数字,学业成绩不佳”。当时他不明白为何自己总被排挤,直到多年后回顾才发现,是自己时常对同侪挑衅在先。在小学生时期,他阅读了手冢治虫的《原子大使》,并请求父母每月购买连载该作品的《少年》杂志给他。这段经历后来成为他与手冢产生关联的契机。[5]当时的他曾立志成为画家,但迟迟无法提升绘画技术,最终在14岁时放弃此梦。此后他深受电影吸引,转而对电影产业产生浓厚兴趣。

学生时代

战后,美国引进的多部科幻电影如《登陆月世界英语Destination_Moon_(film)》与《禁忌星球》对富野产生了强烈冲击[4]。由于当时他就读的相洋高等学校,而非工业或职业导向的学校,因此毕业后难以直接就业。富野迫于现实选择升学。而能够报考的学校中,唯一有机会录取的就是日本大学艺术学部日语日本大学芸術学部・大学院芸術学研究科电影学科。向双亲借款后,顺利进入该科就读。[4][6][7]在日本大学就读期间,他的学长包括导演山本晋也日语山本晉也,同期则有后来成为电影导演的神山征二郎日语神山征二郎

虽然富野主修的是电影学科中的导演课程,但一年级与二年级的课程以一般教养为主,电影相关的讲座仅偶尔安排,而且多数并不吸引他。在一年级时,他为了培养导演所需的剧本理解能力,完成了几份剧本创作的课题,得以活用高中时期累积的小说写作经验,顺利通过。然而他对当时学校邀请来的电影业界讲师毫无兴趣,加上校方未提供学生观赏档案馆影片的制度,使他在大学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起,直到三年级上学期为止,几乎未再出席课堂。进入大学三年级那年,正值日本电影产业进入衰退期。各大电影公司相继停止新进人员的招募,电视剧产业则被原电影界转入的资深人士垄断,新人难以介入。这种环境使得像富野这样的毕业生几乎没有出路,无法顺利进入业界。

富野就读大学期间,正值俗称安保斗争的《日美安保条约》修订抗争风潮高涨之际。大一时,他加入了所属学部的学生自治会,大二时更担任自治会会长,并开始频繁出入校内自治会联合组织“中央执行委员会”(简称“中执”),在此期间首次对整体安保运动有了基本认识。[8]当时,日本大学的中执与激进的全日本学生自治会总联合不同,并不进行过激或反社会行动,而是被视为强调产学合作的御用自治会。富野起初对中执内充斥着天马行空想法的学生们感到新鲜,常常在二年级秋天前后滞留其中,观察这些人。然而,当他意识到中执实为体制顺从的组织后,便对其彻底失望,转而亲近与其相邻的“日本私立大学团体联合会”(简称“私学连”)的执行部。[9][4]

升上大三的暑假期间,他在私学连的中执总会上被推荐为副委员长,但因为并非被推荐为委员长,他心生不满,在总会当场拒绝了这项任命。结果在会议结束后遭到周围成员批判。随后中执提出条件:若愿接受一年任期,可安排其于毕业后进入日大学生课就职,但富野对此亦予以拒绝,并正式退出中执。由于与中执之间留下嫌隙,他与日大体制关系不睦,甚至在毕业后长期遭到已进入学生课工作的同期职员敌视,直到这批职员相继退休后,他才于2006年获邀回校担任特别讲师,与母校关系才稍有改善。[4]

虽然富野曾活跃于学生自治活动,但他始终未直接投身于激进的学生运动,始终保持某种程度的旁观者立场。然而有次例外:1962年2月,美国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访日,并预定与时任日大校长古田重二良日语古田重二良会面,富野在学生课课长的指派下,成为现场支援人员之一。当时他与其他动员学生一同在日大位于赤坂迎宾馆平房中待命,直到会谈结束为止。事后,他们被古田校长安排乘坐宾士轿车离开,亲自送返中执成员的住处,这段经历亦成为他大学时代少数与权力机构接触的逸事之一。[4]

Remove ads

虫制作

1964年,富野由悠季进入手冢治虫创办的虫制作工作。原本志望进入的是电影产业,但在大学毕业前夕,日本主要电影公司已全面停止录用大学新毕业生。由于其所学专业的限制,唯一能够就业的对口单位就是虫プロ。自此展开其动画生涯。[4]

大三十月,他的母亲从一则三行人事广告中得知虫プロ正在预聘(应届生)新进人员,考量到公司离学校距离近,加上若能从事他向往的导演工作就已心满意足,便在学园祭准备期间参加了面试[4]。到了11月,收到正式录用通知,并被要求“即使还未毕业,也希望能尽早到职”。值得一提的是,虫プロ仅在这一年进行过预聘新卒,之后未再实施同样制度。富野在自传中自述,当年的虫制作正好相当缺人,不进行考核而单纯以面试来录取新人的状况,就只有自己入社时的那一次。[4]

在虫制作时的富野,最初的职务是担任制作进行,负责管理进度以及联系各个部门。[10]可是,本人的意愿是担任演出,加上虫制作以动画师至上的风气,一时使其对此状况感到不满。在担任制作半年左右后,由于《铁臂阿童木》的原作故事渐渐不敷使用,于是虫制作便在社内募集剧本;借此机会,富野第一本被采用的剧本是第96集“机器人未来”。[11]他还同时担任该集分镜与演出(当时是以新田修介名义发表)。[10]不久后,富野便在手冢治虫的推荐下进入演出部,由于当时虫制作的其他作品也开始制作,因此《铁臂阿童木》一片的重心便渐渐转移到富野等新人身上,在第一期《铁臂阿童木》结束时,富野是担任最多集数演出的人员(全193集中25集)。[10][12]

在《铁臂阿童木》后,富野也经手《宝马王子》以及数部外包作品。但是另一方面,对虫制作体制的不安,渐渐使得富野萌生退意。他在工作室里号召改革,却被视为是在煽动罢工。在被视为改革领袖的穴见薰去世后,富野便在1967年离开虫制作,进入广告制作公司,同时兼任东京设计师学院(现:専門学校東京デザイナー学院)讲师,其间经手“巴斯克林”等广告。[13]但是,由于广告制作和讲师的收入不如过去,同时富野也感受到广告对创作的限制以及自己对广告制作的不适应,因此一边接受外包的分镜委托,一边摸索回归动画界的可能性。

Remove ads

1970年代

在1968年离开广告公司后,富野同时辞去了讲师一职,并再度投入到动画业中。在十来年内,富野接了大量的外包分镜,他以超快的分镜完成速度闻名于业界,其足迹几乎遍布60年代后半到70年代多数动画的演出、脚本栏。这段期间内,富野一边为生活所奋斗,一边累积大量经验;同时,与妻子的相遇和结婚生子也是在这段期间之中。

1972年,富野担任《小飞龙》的监督[4][14][15],之后在新兴工作室创映社日昇动画的前身)的草创成员之一渋江靖夫的引荐下,接任1975年的《勇者莱丁监督一职。可是由于赞助商和电视台对此片的诸多干预,使得富野在两季后被解任;富野虽然感到十分不甘,但仍旧待在续任的长滨忠夫监督手下做事,并继续与创映社合作。[16]

之后,历经创映社改组为新工作室“日本SUNRISE”, 富野担任了其第一作1977年的《无敌超人赞波3》以及隔年《无敌钢人泰坦3》的监督。富野身为监督之名逐渐在业界受到评价[4][17][18]

Remove ads

机动战士高达

1979年,富野由悠季担任原作、总导演、剧本、演出、分镜与主题曲作词,推出个人代表作《机动战士高达[19][20][21]。此作一反当时巨大机器人动画以“正义英雄对抗邪恶怪兽”的传统公式,开创了后来被称为“写实机器人动画”的全新类型。《机动战士高达》以人类战争与政治冲突为背景,聚焦在角色之间的心理描写与人性挣扎,成为动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4]

尽管初播时获得部分热情观众的支持,但由于节目赞助商CLOVER的玩具销售成绩不佳,富野被迫接受赞助商要求,将原作故事方向大幅调整。自第二季起,节目开场增加了主角机体“高达”变换装备的片段,每集也固定加入一款“新敌机体”,转向类似传统“超级机器人”动画的商业风格,以利新商品推出。此外,由于玩具业绩未达预期,CLOVER要求将原定52集(四季)的剧情缩短为39集。最终,双方折衷为43集结束,仅比原计划少一季的篇幅。即使如此,在当年年底的圣诞与新年档期,“DX合体套组”等商品意外热卖,促使CLOVER主动提议延长播出,但由于制作进度无法配合,节目最终仍于隔年1月以第43集正式完结。[4]

随着节目结束,《机动战士高达》的人气急遽升温。大量观众开始自发请愿要求重播,并促成后续电影版的制作,最终引爆了横跨动画、模型、娱乐等多个领域的“高达现象”。除了影响许多后来的作品、改变了业界的剧作形态外,《高达》在当时被视为是超越《宇宙战舰大和号》的社会现象:以年轻爱好者为主的新世纪动画宣言等活动,动画专门志OUT及随后的NEWTYPE等诸多新兴媒体的创立及热卖。[4]富野本人日后自述:“当时自己就像是几乎当上教祖一般”;至今留下许多当时的纪录。

在《高达》发布隔年,富野又导演《传说巨神伊迪安》。此片虽在播映时被中途腰斩,但随着《高达》也得以在电影院中播出完结篇,《传说巨神伊迪安》虽然没有造成如《高达》般的巨大回响,但也受到不少支持。[22][23]

Remove ads

1980年代

1981年,富野由悠季担任剧场版《机动战士高达》的总监督,展开《高达》三部曲的电影制作。第一部剧场版《机动战士高达》改编自电视动画的前段内容。该片于1981年上映。当时动画作品改编为剧场版时,制作方常惯例性地指派来自实写电影界的导演或监修者进行总编辑与再制作。然而,富野对此做法深感违和,并早于电视版制作期间即提出正式书面声明,若将来《高达》电影化时引入外部(非动画出身)导演,他将拒绝提供原始影片素材。正因如此,富野最终成功争取到剧场版的导演主导权,亲自担任总监督。

1981年7月11日,剧场版第二作《机动战士高达II 哀‧战士篇》上映。该片同由富野同样担任总监督,并再度以井荻麟名义创作主题曲〈哀 戦士〉与插入曲〈风にひとりで〉的歌词。在1981年5月22日的主题曲发表记者会上,富野正式向媒体公开自己就是“井荻麟”,揭露了这个长期使用的笔名身份。同年,富野也首次获得动画杂志《Animage》举办的“动画大赏(アニメグランプリ)”导演部门第1名,并连续三年蝉联冠军。1982年,剧场版第三作《机动战士高达III 相逢宇宙篇》上映,富野继续担任总监督,其中是原电视版作画监督安彦良和在本片重新参与制作。安彦最初因病中途退出电视版制作,未能完成全篇。因此大量画面皆为重新绘制。[24]

1982年《战斗装甲Xabungle》和隔年的剧场版、1983年的《圣战士丹拜因[25]、1984年的《重战机L-Gaim[26],富野每年都有新作品,且每一作都有新的尝试;在某一段时间里,SUNRISE一半以上的作品均为富野的作品,可以说是他的全盛时期。另外,从这段期间开始约10年以上的时间,富野在制作动画的同时,几乎每年都写一部以上的小说,在工作量上达到颠峰。

1985年可说是富野个人的一大转折点。连续数年的新作虽每每受到瞩目和支持并在商业上获得不错的数字,但却无法得到如《高达》一样的回响。SUNRISE工作室于是要求富野做出《高达》的续集。日后富野怀述,当时自己已隐约感受到自身的未来将被《高达》所束缚,日后证明果然如其所料。在企画压力下的当年,富野做出了《高达》(以下称《初代高达》)的续作《机动战士Z高达》。

《Z高达》的问世可以说树立了一个至今仍历久不衰的系列,但对于监督富野本人来说,这绝不是值得欣喜的事。续作与前作风格的大相径庭,剧情的晦涩难懂以及偏离观众期待的发展使得作品并未受到如前作的支持。但是商业上的成功,使得赞助商再度要求续作。自身的作品不受到好评,只有周边商品受到欢迎,对于监督富野本人来说,这些都绝不是值得欣喜的事。他曾一度打破的铁则:“机器人动画就只是30分钟的玩具广告”,在《Z》后却束缚富野比任何一个导演都还要深。[27]

1986年,富野担任《机动战士高达ZZ》的原作、总导演、编剧、分镜与故事构成,并以作词笔名井荻麟创作主题曲〈一千万年银河〉的歌词。本作为《机动战士Ζ高达》的直接续作,然而虽然在《Ζ高达》播出期间就由赞助商方面提出续篇计划的构想,但富野本人后来表示,这其实是他在预料之中的发展。

1988年,富野担任《机动战士高达 逆袭的夏亚》的原作、导演、编剧与分镜,本作是高达系列首部剧场版原创作品,并非电视动画的剪辑版或延伸改编。当时定位为“高达系列的最终章”,富野本人亦明言,本片的核心目的是“为阿姆罗与夏亚之间的故事画下句点”。与剧场版同时期,富野也亲自撰写两部小说版本,分别由两家出版社发行。[28][29][30][31]

Remove ads

1990年代

1991年的《机动战士高达F91》设定在《机动战士高达 逆袭的夏亚》之后,但故事人物并未沿用旧有角色,而是全新创建一批角色与机械设定。虽然部分主要设计师曾参与初代高达的设计,但整体走向明显跳脱过去宇宙世纪主线,开创新时代。随后1993年的《机动战士V高达》。

经历高达系列的连作,富野逐渐感到精神上的不适,然后终于在《V高达》时爆发出来。由于万代和SUNRISE不断地要求《高达》的续作,甚至开启了非富野所导演的新系列;整个《高达》系列已脱离富野的掌握,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使得他产生了毁掉高达系列的念头。除此之外,企画方向和作品路线的差异、当时万代和SUNRISE在合并时的秘密协约、赞助商的干预、制作阵的混乱等因素,使得《V高达》这部作品在收视率和模型销售均遭到商业上的失败。[32]可是,赞助商依然要求隔年完成新高达作品;万念俱灰的富野,在身心状况极为不佳的状况下,将《机动武斗传G高达》企画原案交给自己所推荐的后任导演今川泰宏,然后黯然淡出电视动画。[33]

在《V高达》之后的几年间,富野的状况可说是非常不好;据他本人日后自述,当时罹患精神官能症的富野时常晕眩,连家门也不敢出去,在病情稍微好转后,也只敢走在泥土地上。在这段期间内富野一方面调养身心,一方面写了数本小说、拍了几部零碎的动画作品,并为SUNRIS在E制作动画方面进行非正式的咨询及监修,但对一个原来以电视动画作为业的动画监督来说,当时已是半退休状态。

1998年对于富野来说,是动画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随着有线电视台WOWOW需要一个新的动画企画来推动付费节目,以及做为《高达》20周年前的预备作品,富野得以创作出非《高达》系列的全新作品《机动神脑》。[34]此作对于富野意义重大,既得以借此摸索重新回到电视动画界的机会,他在本作所揭示的主题和方向性也一直延续至后续作品,直到现在。在世纪更迭的时刻,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对未来不再充满希望、内心逐渐疲累、阴暗起来;而这样的风气,同样也进入了动画中,比如出现了许多精神上极端的描写。感受到这股时代气氛的富野,由于自己也曾经有过精神萎靡的经验,因此在自称为“复健作”的《机动神脑》及其之后,开始以“健康”、“正向”的理念做为作品主轴。在阴暗的时代与动画中,维持一贯的明亮积极的精神,可以说是富野之后的坚持; “不创作会制造出病人的作品”表现了富野一贯的好胜心,也表达了自身动画的方向性。

1999年的《高达》20周年纪念作品《∀高达》虽然继承了长年困扰富野本人的“高达”之名,但却是延续了《机动神脑》之来,正面肯定人性的作风;其创作意念的“全否定、全肯定”同时概括了自身的心境、创作生涯以及整个《高达》系列,并展现了与过往风格的不同之处。此两作与2002年的作品同样展现明亮风格、于多用年轻成员的《返乡战士》时常被并称,并且有别于过去沉重郁抑的色彩。

21世纪

2002年,富野由悠季担任WOWOW台播出的动画《返乡战士》的原作、总监督、编剧、演出及分镜[35],富野在该作中融入了自己对“艺能”与“祭典”的热情,将这些元素融合于故事内容与演出手法。[36]

2005年,富野将旧作《Z高达》改编为三部电影作[37],也进行了网络配信动画《麟光之翼》的制作。[38]

2009年富野公布了纪念短片《Ring of 高达》,据富野说这是一部以阐述全体主义并且希望能为《高达》系列开启下一个30年的指标作。同年,于意大利的海湾动画节与瑞士的罗加诺影展分别获得终身成就奖与名誉金豹奖。[39]

2010年开始,富野除了将代表作小说重新发行,还发表了短篇小说《はじめたいキャピタルGの物语》,2011年更于新杂志发表新企画《Gレコ》至2014年发展为新作电视动画《高达_Reconguista in G[40][41],虽其内容压缩导致商业成绩不佳,但这部作品仍在2019~2022年发展成为剧场版五部曲。[42][43][44][45]

2016年,富野就任一般社团法人动画观光协会日语アニメツーリズム協会理事长。[46][47]

2019年至2022年期间,于日本全国8个美术馆举办“富野由悠季的世界”展览。[48]

2021年获任命为故乡小田原市的“故乡大使”[49]。同年秋季以文化功劳者项目获颁文化勋章获选[50][51]

2025年,包含富野在内共15人被任命为日本艺术院新院士。[52]

Remove ads

人物

Thumb
摄于2008年,台北

血型AB型,兴趣为素描。已婚,育有两女。在提到其家人时,皆使用假名来代称。小女儿为现代舞编舞家富野幸绪

在虫pro时期,曾因为年纪比自己小却拥有优越绘画技术的动画师们而受到冲击,在苦恼“如何不输给他们”后,得出的结论是“画出比谁都快的分镜”;而后在独立初期,富野也曾被其他工作室的人揶揄毫不了解电影演出,在感到屈辱的同时也感到“过去的自己只不过是自我陶醉”,因而持续地学习和接工作。“为了提升自己的技术,不得不强迫自己去面对世间”;而这段期间累积的工作量,甚至使得富野被业界戏称为“妄想切千本分镜的富野”,其名称遍布60年代后半到70年代多数动画的演出、脚本栏。如同当时的绰号一般,富野工作的速度在业界被称为“分镜只要交给富野三天就可以完成”,虽然身为外部人员而未能参与作品制作核心,但在制作日程非常紧凑的动画业界,也有如同富野的人材相当受到重视的一面。

对声优的选择,比起“配音”,富野更要求的是“演技”,因此早在担任监督初期,便开始从舞台、演员中挑选声优,例如池田秀一铃置洋孝户田惠子等人,都是于富野作品中出道的;近年来更挖掘了璐美、小林爱福山润等多名现在正活跃在第一线的新一代人材。而既有形象强烈的专业声优,也都在富野的指导下得以扩展表演领域,例如古谷彻盐屋翼子安武人等。另一方面,在声优的演技指导上也是出了名的严厉;在录音作业进行时几乎都会滨临现场进行指导的富野,对于表现好的声优会不吝给予赞赏及掌声的同时,对无法达到要求的人则予以痛斥。刚出道时的阪口大助新井里美浅川悠等人,都谈到在富野的严厉下,忍不住哭出来的经验;渡边久美子等也谈到在录音时的压力之大,不是其他作品能比;曾担当富野作品主角的平松广和飞田展男等人也曾提到若表现不理想,甚至会有在剧中让角色死亡退场的可能性。

对于凡事都相当认真,在诸多场合中,面对少年及儿童读者的投稿,也毫不敷衍地给予严厉批评;近年在ANIMAGE的专栏,对年龄小自己三、四轮的读者们也尽自身最大诚意予以回应。除此之外,对于社会责任以及个人修养也大力提倡;在奥姆真理教沙林毒气事件中,富野是日本动画界之中唯一对此积极发言,并论及动画业界责任的相关人士。

好胜心和上进心相当强的同时,对于有才能的人也绝不吝于称赞。既将长滨忠夫出崎统高畑勋等人为自己演出面上的学习对象,对视为劲敌的宫崎骏也给予最大限度的赞赏。对于曾是上司的杉井仪三郎,称其是“对动画的感性在宫崎骏之上的作家”,面对原惠一,称其作品比千与千寻更有资格得到奥斯卡奖。


Remove ads

轶闻

  • 直到80年代初期,动画工作室还不是很重视画片的管理,甚至放置在完全开放的场所,因而不时会遭小偷光顾;听到如此消息的富野,曾经拿着球棒睡在SUNRISE的浴室里一整晚等待对付小偷。
  • 在《高达》的动画热潮时期,还是学生的冈田斗司夫为首的爱好者,曾兴冲冲与富野约在咖啡厅见面。在怀着轻松心情想要听《高达》制作秘辛的冈田等人面前,富野却穿着整套白西装出现,对学生们大谈身为社会人应有的姿态和责任。
  • 高桥良辅监督继《太阳之牙》后,正苦于不知要提出手中哪一个企画案时,富野对其中之一大力推荐,并建议高桥选用,而那个案子就是日后高桥的代表作《装甲骑兵》。
  • 90年代后期,富野曾在活动上被人嘲笑头发愈来愈少,结果过几个月后,富野干脆就以头发整个剃光的模样亮相,吓到了许多业界内外人士。
  • 于90年代后期至2000年代初期,角川春树曾与富野关系密切,甚至还曾公开宣布要进行以富野为导演,将SF小说家小松左京的杰作之一《无尽漂流的终点》(果しなき流れの果に)动画化的企划。然而,该企画日后因为角川春树的入狱而不了了之。
  • 在《魔女潜舰》特别出演时,据导演樋口自陈,原本富野出场一幕应该更长,但因为富野的存在感太强,怕观众误以为富野的镜头是剧情伏笔,因而不得已只好大幅减短,而改收录于DVD特典之中。
  • 在《日本沉没》出外景到寺庙时,富野曾因身穿袈裟和其外貌,而被恰巧造访的旅客误认为真正的住持,而真正的僧侣们反而被认为是临时演员。
  • 在《少林少女》中客串女主角已逝世的祖父,功夫道场的师父。富野虽与此片导演本广克行交情笃厚,却对本片评价甚低,称此片为“想要模仿《少林足球》却画虎不成反类犬”的作品。
  • 在《SD高达 FORCE》制作期间,富野曾对其3D技术相当有兴趣,因此不时没有事先告知工作人员便到现场参访,吓得工作人员们大为惊慌;而导演便以剧中敌方小卒看到大将来时大喊“T(omino)大人”而惊慌失措的模样来调侃这种状况。另外,富野本来也主动希望能够切本作的分镜,但因档期关系而没有实现。

剧作风格

富野作品向来以深厚、复杂、论理性、多揣摩空间之风格为一大特色,因此被视为打破既有传统、人物具有真实感、深具冲击性,一方面被人批为难以理解,另一方面却增加了观赏时的思考与想像空间。

称自己所有作品共通的主题是探究人的独立、义务、主权,以及找出人类造出的劣根性。

富野的命名

富野对于角色的命名不常用既有名词,而多为自创(亦或是既有名词的变音);其取名主要重视顺口、发声时的自然。富野本人也在音上多所琢磨,为的是追求自创名字的说服性,以及带给作品独有的风格。

其标题早期因为赞助商多为玩具公司的背景,因而多采用“汉字+主角机”的命名法(例如:机动战士高达、重战机L-Gaim);富野本人称此为“为了瞒混过赞助商啰唆”的命名,和剧中称呼未必一致(例如:机动战士=Mobile Suit、重战机=Heavy Metal)。又,除了L-Gaim以外,富野所有的机器人动画标题内一定有“゛”和“ン”。

富野的小说

其著书约半数为动画作品的小说化,不过也有许多原创作品,其中也不乏被搬上其他媒体的作品(如Gaia Gear、麟光之翼等)。近年来逐渐封笔,理由是富野称自己没有文采,而且将小说看得太过个人性,以至于流于宣泄自我的情欲和不满的管道。

本人近年来虽自述不适任小说家,但其创作作品数在20部、70本以上,机动战士高达系列既开拓80年代角川文库以青少年读者群为目标的先驱,其初部原创小说‘麟光之翼’等也在当时以成年读者群为主的‘野性时代’连载,其小说创作时间超过三十年。

富野的作词

富野长年多于自身作品的主题歌等担任作词(另外有一部分则提供于声优的专辑),其作词总量超过80曲,居动画界演出家作词者之冠。

动画作品

电视动画

  • 铁臂阿童木 (动画第一作)日语鉄腕アトム (アニメ第1作)》(1963年-1966年)- 编剧、导演
  • 小飞龙》(1972年)- 导演、编剧、分镜
  • 勇者莱汀》(1975年-1976年)- 总导演(仅前期)、分镜(卸任总导演后以斧谷稔名义)[53]、演出
  • 快乐王子》(短篇教育电影,1975年)- 导演
    • 荣获1975年教育电影祭一般教养部门儿童剧・动画类最优秀作品奖及第17届厚生省儿童福祉文化赏。原作为奥斯卡·王尔德。此为面向全国幼稚园与小学,供情意教育目的播放的教育影片,并未公开上映。
  • 月光女侠》(1975年)- 导演(仅后期)、分镜(以阿佐美奈美名义)[54]
  • 无敌超人赞波3》(1977年-1978年)- 原作、总导演、分镜、演出
  • 无敌钢人泰坦3》(1978年-1979年)- 原作、总导演、编剧、分镜、演出
  • 机动战士高达》(1979年-1980年)- 原作、总导演、分镜、演出
  • 传说巨神伊迪安》(1980年-1981年)- 原作、总导演、分镜
  • 战斗装甲Xabungle》(1982年-1983年)- 原作、导演、分镜
  • 圣战士丹拜因》(1983年-1984年)- 原作、总导演、编剧、分镜
  • 重战机》(1984年-1985年)- 原作、总导演、分镜
  • 机动战士Z高达》(1985年-1986年)- 原作、总导演、编剧、分镜
  • 机动战士高达ZZ》(1986年-1987年)- 原作、总导演、编剧、分镜
  • 机动战士V高达》(1993年-1994年)- 原作、总导演、分镜、构成
  • 暗夜时代剧日语闇夜の時代劇》第2话〈看清真面目〉(电视剧,1995年)- 编剧、导演
  • 巴依斯顿威尔物语 鸦之翼日语バイストン・ウェル物語 ガーゼィの翼》(OVA,1996年)- 原作、导演、编剧、分镜
  • Brain Powerd》(1998年)- 原作、总导演、编剧、分镜、演出
  • ∀高达》(1999年-2000年)- 原作、总导演、编剧、分镜
  • 返乡战士》(2002年-2003年)- 原作、总导演、分镜
  • 麟光之翼》(OVA・网络配信,2005年-2006年)- 原作、总导演、编剧、分镜
  • Ring_of 高达》(活动上映,2009年)- 原作、总导演、编剧、分镜[55]
  • 高达 Reconguista in G》(2014年-2015年)- 原作、总导演、编剧、分镜;第26话亦以“井荻翼”名义参与声演[56]

动画电影

参与作品

其他参与作品

著作

小说

机动战士高达系列
角川版进行了部分修订。
以月刊《动画志日语アニメージュ》连载,标题为《机动战士高达 逆袭的夏亚 高速流星》。
  • 《机动战士高达 逆袭的夏亚 贝尔托琪卡的孩子们》全1卷(角川文库、1988年)、新版・角川轻小说
  • 机动战士高达 闪光的哈萨维》全3卷(上・中・下)(角川轻小说、1989-1990年)。新版・KADOKAWA、2021年
  • 《机动战士高达F91 交叉骨先锋》全2卷(上・下)(角川轻小说、1991年)
  • 盖亚齿轮日语ガイア・ギア》全5卷(角川轻小说、1988-1992年)
于《月刊Newtype》1987年至1991年间连载。
  • 《机动战士V高达》全5卷(角川轻小说、2003-2004年)
  • 密会~阿姆罗与拉拉日语密会〜アムロとララァ》上卷・下卷(角川mini文库、1997年)、合订版全1卷(角川轻小说、2000年)
文库版为mini文库版两册合订,并加笔修正。
  • 《想开始的Capital G故事》
于《高达Ace日语ガンダムエース》创刊100期(2010年12月号)投稿的未完成作品,《高达 G的复国运动》原型作品,收录于剧场版特别上映剧场贩售的《高达 35th ANNIVERSARY BOOK YOSHIYUKI TOMINO 1979-2014》。[68]
拜斯顿·威尔故事系列
  • 麟光之翼》全6卷(角川书店 カドカワノベルス、1984-1986年)
    • 文库版全6卷(角川文库、1986年)。新版・角川轻小说
    • 完全版全4卷(角川书店、2010年),4册套装亦有发行。
于《野性时代日语野性時代》(角川书店)连载。完全版为全面改稿及书写新作。
  • 《包包物语》全2卷(上・下)(角川文库、1986-1987年)
以《包包物语(利斯特里) From BYSTON WELL STORIES》标题于《月刊Newtype》1985年4月~1986年12月连载,共21回。
  • 光束战记日语オーラバトラー戦記》全11卷(カドカワノベルス、1986-1992年/角川轻小说、2000-2001年)
于《野性时代》连载。
于《月刊LOGOUT日语LOGOUT》连载(仅第1卷分)。
其他小说
  • 《布伦宾德》3卷(仅第一卷《记忆的启程》以斧谷稔名义撰写。台词皆与动画版相同)(ハルキ文库、1999年)
  • 《传说巨神伊迪安伊甸翁》全3卷(ソノラマ文库、1981-1982年/角川文库、1987-1988年)。新版・角川轻小说
  • 破岚万丈系列日语破嵐万丈シリーズ》全4册(ソノラマ文库、1987-1992年)
  • 《席玛·席玛》全3卷(アニメージュ文库、1988-1989年)
  • 《寻找阿贝尼尔》全3卷(ソノラマ文库、1995-1996年)
  • 《王之心》全3册(カドカワノベルス、1995-1996年)

漫画原作

随笔及其他

  • 《所以我……通往“高达”之路》(だから仆は… “ガンダム”への道、德间书店、1981年)
    • 增订版《所以,我……》(だから、仆は…)(同・アニメージュ文库、1983年)
    • 再订版《所以我……通往高达之路》(だから仆は… ガンダムへの道)(角川轻小说、2003年)[69]
自传性随笔,主要描述过去工作经历,高达内容较少提及。
  • 《“伊甸翁”导演笔记-教你如何制作动画》(德间书店、1982年)
描述TV版从停播到电影版公开的制作过程。原于《动画志日语アニメージュ》电视播映期同时连载。
  • 《∀(Turn A)的疗愈》(角川春树事务所日语角川春樹事務所、2000年/ハルキ文库、2002年)
随笔,内容涵盖从《V高达》导演前至《∀高达》放映结束期间。
  • 《映像原则-从新手到专业的分镜主义》电影旬报社“キネ旬ムック”、2002年/改订版・キネマ旬报ムック、2011年)
记述映像制作中从剪辑、作画、演技、音响等几乎所有工作要点的实务书。
  • 《问富野!》(德间书店、2005年)
    • 《问富野!!》(同・アニメージュ文库、2010年)
    • 《问富野!! 愤怒的赤篇》(德间书店、2017年)
    • 《问富野!! 悟的青篇》(德间书店、2017年)
收录于《动画志》连载的富野人生咨询读者问答,收录与歌手Gackt和声优·歌手桃井春子日语桃井はるこ的对谈。

共同著作

收录富野主持《高达Ace》杂志连载的对谈企划。对谈对象有坂村健日语坂村健上妻宏光斋藤孝 (教育学者)日语齋藤孝水谷修日语水谷修野口聪一。装帧由樋口真嗣设计,视觉为双手高举怒吼的裸体富野,解说由福井晴敏撰写。
  • 《致高达世代的提言 富野由悠季对谈集 I》、《II》、《III》(角川书店、2011年)
收录《高达Ace》连载的100回对谈企划,3卷共收录96次对谈。

相关书籍

  • 《富野由悠季全工作 1964-1999》(电影旬报社“キネ旬ムック”、1999年)
长篇访谈及多位业界人士谈富野,为日本动画史重要资料。
  • 《富野语录 富野由悠季访谈集(Rapport Deluxe)》(ラポート、1999年)
  • 《从高达现场 富野由悠季发言集》编:冰川龙介日语氷川竜介藤津亮太日语藤津亮太(キネマ旬报社“キネ旬ムック”、2000年)
  • 《高达者 创造高达之男们》(讲谈社、2002年)
  • 《富野由悠季的世界》(キネマ旬报社、2019年)
  • 藤津亮太:“富野由悠季论”,筑摩书房(2025年3月21日)[71]

作词

除了作品歌曲外,富野尚为以下专辑作曲:

  • 《The Longest Road in 破岚万丈 / 铃置洋孝》(1980年)
声优:铃置洋孝的唱片制作、广播剧、作词。A面为广播剧唱片。以井荻麟名义作词《Hassha Bye》(用于剧场版《Ζ高达》插入歌)。
全曲以井荻麟名义作词。
  • 《STARLIGHT SHOWER》MIO(现MIQ)(1984年)
井荻麟名义提供“阿母丽(アモレイ)”、“Good-bye Tokyo”。原为LP专辑,2012年发行CD版。
  • 《REVERBRATION IN 高达》井上大辅日语井上大輔
  • 《HEROES〜to my treasure〜》古谷彻(2008年)
以井荻麟名义作词“拉拉的夜想曲 -nocturne-”,作曲为Gackt。

原作・原案名义作品

以下的作品即便是由富野由悠季以外的工作人员制作的影像作品,在字幕中仍被标示为“原作者”或“原案者”,并与矢立肇并列显示。

其他如漫画、小说等高达作品中也几乎都会标示其名,这也成为该作品经日昇监修、属于正式高达作品的象征。[72]

注解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