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斯波义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斯波义将(しば よしゆき[a],观应元年/正平5年-应永17年5月7日、1350年-1410年6月9日)是活跃于南北朝时代至室町时代的武将与守护大名。斯波氏5代当主。他是室町幕府创业元勋斯波高经的第四子,母亲不详。曾担任室町幕府的初代・3代・5代・8代管领,并出任越前・越中・信浓守护。正室为吉良满贞之女,儿子义重。别名为勘解由小路殿。官位为从四位下左兵卫督、右卫门督、从三位。
自幼便受到父亲高经的偏爱,在父亲的庇护与推荐下,年仅13岁便就任幕府管领。后来随着父亲的失势,他也被逐出京都,但不久后便恢复权势,并在康历政变中使政敌细川赖之失势,重新担任管领。此后,他辅佐了室町幕府的两代将军——足利义满与足利义持,长达约30年之久,始终是幕府的核心人物,并将斯波氏推向了最盛时期。
Remove ads
生涯
义将于观应元年(1350年)作为斯波高经的第四子出生。因深受父亲高经的宠爱,于延文5年(1360年)年仅11岁便举行元服仪式,并被授予从五位下治部大辅的官位。
当时的幕府中,原本担任2代将军足利义诠执事(管领)的细川清氏因康安政变而失势,并投靠南朝进攻京都,幕府遂展开讨伐行动,管领职位因此空缺。至贞治元年(1362年),年仅13岁的义将在父亲高经及斯波氏亲族、有力守护佐佐木道誉的推荐下出任管领(不过道誉本人原本推荐的是义将的兄长氏赖,他是道誉的女婿),并被授予越前与越中的守护职务。
关于他担任越中国守护的记录,显示他在贞治2年(1363年)11月至贞治4年(1365年)2月间在任。[4]学者佐藤进一推测他可能一直担任该职直到斯波氏在贞治5年(1366年)8月衰落为止。[5]
由于义将年幼,实际上是由父亲高经作为后见人主导幕政。然而,高经的独裁与强硬政策引发了诸侯与寺社的强烈反感。最终在贞治5年(1366年)8月爆发的“贞治之变”中,义将因佐佐木道誉与细川赖之的联手而失势,被迫退居越前。其后,管领一职由道誉等人推荐的赖之接任,斯波氏与细川氏之间的恩怨也由此延续。
Remove ads
贞治6年(1367年)7月13日,义将的父亲斯波高经病逝。[6]不久之后,义将上洛(前往京都),并正式获得将军的赦免。[6]
贞治7年/应安元年(1368年)2月,曾被幕府赦免并复归的桃井直常逃往越中国,再次举兵反叛幕府。[6]同年,义将再次被任命为越中国守护,并奉命讨伐桃井氏。[7][8]据记载,他第二次担任越中国守护的时间为应安元年(1368年)8月至康历元年(1379年)11月。[9]
桃井直常与其弟直信(前任越中守护)自建武年间起便是活跃的武将,尤其是兄长直常,作为足利直义与直冬的有力支持者,多次给幕府带来巨大威胁,以勇猛著称。对此,义将率领越中、能登等北陆地区的兵力迎战桃井军,并于应安2年(1369年)10月攻陷直常据守的松仓城。逃脱的直常等桃井一族于翌年应安3年(1370年)在妇负郡长泽发起决战,在这场“长泽之战”中,义将击败直常之子直和等人,取得胜利。战败的桃井一族虽得到南朝势力及飞驒姊小路氏的支援,继续抵抗,但在应安4年(1371年)五位庄之战中被吉见氏等击败,之后被斯波氏彻底驱逐,至此越中国完全被幕府军控制。
成功完成原本被认为极为艰难的越中平定与桃井讨伐后,义将在诸侯中声望大增。此后,他接近将军足利义诠的正室、同时也是其同族的涩川幸子,并与之结盟,进一步稳固了自己在幕府中的地位。当时,幕政由年轻的3代将军足利义满主政,辅佐者为细川赖之。然而,义将在其守护国越中以及越前国内的领地中,因与国人及守护代之间的纷争,与赖之产生对立。加之自“贞治之变”以来的旧怨,义将逐渐成为反赖之派的领袖。道誉去世后,其子京极高秀因与赖之不和,也加入了义将的阵营,使得反赖之势力不断壮大。
永和5年/康历元年(1379年)2月,义将一度被罢免越中守护之职,但不久后即恢复。[10]同年,义将联合高秀、土岐赖康等反赖之派的守护大名,发动兵变,包围将军府邸“花之御所”(御所卷)。义将向将军义满施压,要求罢免赖之,并意图取而代之成为管领。这场政变即“康历政变”最终成功,赖之被罢免,义将如愿出任管领。被罢免的赖之焚毁自邸,逃往其领地四国,情势正好与贞治年间义将被逐的情形相反。
义将重新担任幕府管领后,着手整顿管领与政所的体制,强化权力,并任命春屋妙葩为僧录以统辖禅僧,积极辅佐将军足利义满,为室町幕府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斯波氏的一员,他也收复了自建武年间以来的领国越前(将越中与畠山基国交换),其弟斯波义种被任命为加贺国守护,并于永德2年(1382年)12月升任为从四位下左兵卫督[11],斯波氏在幕府中的势力不断扩大。然而,义将试图没收细川赖之的领国伊予,并将其授予河野通尧以图讨伐,但由于通尧反被击败,加之将军义满为避免进一步刺激细川氏而加以制止,该计划最终失败。
随着义满的将军权威逐渐确立并开始主导政务,至嘉庆3年(1389年)细川赖之获得赦免后,义将的政治地位变得微妙。明德2年(1391年),义将辞去管领职务,返回其领国越前。随后,细川赖之的弟弟兼养子细川赖元接任管领。
然而,在赖之于明德3年(1392年)去世后,细川赖元接替逝世的赖之为土佐、赞岐等4国守护,而辞任管领之职。义将再次参与幕政,并于明德4年(1393年)6月第三次就任管领。义将一生共五次担任执事或管领职务,累计主导幕政达18年之久。据传他也参与了九州探题今川贞世(了俊)的罢免。将军义满出家后,义将亦追随出家,法号“道将”,并将家督之位传给其子斯波义重。
应永2年(1395年)7月25日,义将升任正四位下右卫门督。此前,除了平家子弟和镰仓将军源赖家等例外,武士担任右卫门督的情况极为罕见,因此关白一条经嗣在其日记《荒历》中记载:“武臣任右卫门督,未曾闻也”,可见公家社会对此任命感到震惊。
应永5年(1398年),斯波义将第三度辞任管领之职,由畠山基国继任。
应永6年(1399年),义将与其子义重一同参与了讨伐大内义弘发动的“应永之乱”,并立下战功。乱后,义满作为奖赏,将尾张与远江两国的守护职授予义重。斯波氏自至德年间起还兼任信浓守护,因此一度成为统治越前、尾张、远江、信浓、加贺五国的大名,迎来了家族的最盛时期。但信浓守护职不久后被小笠原氏取代,未能真正成为斯波氏的领国。
Remove ads
应永15年(1408年)足利义满去世后,斯波义将推举其子义重担任管领,并作为宿老辅佐4代将军足利义持,受到重用。虽然朝廷贵族等支持义持的弟弟足利义嗣继任将军,但义将事前成功压制了这一动向。他还以“无先例”为由,拒绝了朝廷对义满追赠“太上天皇”的提议,并建议停止明日贸易(勘合贸易),表现出对义满政策的批判态度。随后在应永16年(1409年)6月7日,义将虽已出家,仍第4次(或第5次)就任管领(见《教言卿记》等记载)[b],并于8月1日将管领之职让予年仅11岁的孙子义淳,意图实现斯波氏对幕政的掌控。然而不久之后,他于应永17年(1410年)5月7日去世,享年61岁。[14]法号为“法苑寺殿道将雪溪”。据传人们哀悼他的去世时称:“当世武门之重臣,一门之哀伤也”[14](引自《忏法讲部类》[14])。
义将在京都的本邸位于室町通的勘解由小路,因此被称为“勘解由小路殿”。自他之后,斯波家的历代当主多被任命为左兵卫督或左兵卫佐,因此该家族被称为“武卫家”(兵卫府的唐名)[15],其邸宅也被称为“武卫阵”。至今在京都,旧武卫邸附近一带(平安女学院周边)仍被称为“武卫阵町”,保留着这一名称。此外,义将也被认为是武家家训《竹马抄》的作者(亦有异说认为为他人所作)。
义将死后,其孙义淳被罢免管领职务,侄子满种(义种之子)也被解除加贺守护之职,斯波氏的势力由此逐渐衰退。
Remove ads
斯波义将在3代将军足利义满以及室町幕府全盛时代获得支持,在义满死后,他又为足利义持辅政,由康历政变至逝世,在30多年间以幕府宿老身份及四度成为管领,令斯波氏对幕府有很大的影响力。幕府内三管领中,斯波氏与相比两大家族细川氏及畠山氏,在斯波氏成为三管领后有效控制幕府,成为三管领之首。
逸事
斯波义将被认为拥有高洁的人格与宽厚的性格,始终不偏离正道,并通晓雅文化,留下了如下逸事:
- 有一次,将军足利义满惩罚某人,甚至打算拆毁其宅邸。义将得知后劝谏道:“昔日鹿谷阴谋的首谋者平康赖、藤原成经、俊宽等人虽遭惩罚,其宅邸却未被毁。若有罪,只需惩罚其人即可,毁其宅邸作为天下将军之举,是否过当?”据说义满因此收手。
- 在越中与桃井一族交战期间,一次大雪之夜,义将在月光下以雪为肴饮酒,竟忘却寒冷。后来平定越中归京后,每逢雪降便温酒赏雪,并因此自号“雪溪”。
- 义将喜爱和歌,曾师从《源氏物语》研究第一人四辻善成。尽管善成出身旧皇族(四辻宫家),却长期处于闲职,义将予以支持,使其最终升任左大臣。然而当善成因自负而希望恢复皇籍、亲王宣下时,义将态度一变,劝其“此事无益,请止步”,并促其出家。
- 义满去世后,朝廷欲追赠其“太上法皇”尊号。将军义持征询义将意见时,义将表示:“此虽为将军家的荣耀,但臣下获此待遇无先例,还是辞退为宜。”义持遂采纳其建议。
- 义将深信禅宗,与春屋妙葩等禅僧交好,协助整顿五山禅林。他擅长连歌与和歌,作品被收录于敕撰和歌集的《新后拾遗和歌集》《新续古今和歌集》,并向丰原信秋学习笙[16],展现出对文化的深厚理解。虽为逸闻,但世人称赞义将的正直与高雅。
另一方面,义将也是战功卓著的武将与老练的政治家。
- 应安年间复权后,他再次担任越中守护,致力于平定尚未归属幕府的该地。当时阻挡其前进的是长期盘踞当地、以勇猛著称的桃井直常与直信兄弟。尤其是直常,曾作为直义、直冬派的主力武将,长期令幕府军头痛。义将亲率军队击败桃井兄弟,成功平定越中,此役也使他成为反细川势力的领袖之一。
- 因与细川赖之有旧怨,两人关系紧张。当诸侯对赖之不满积聚时,义将抓住时机整合反对派,包围将军府邸,迫使义满罢免赖之,成功将其逐出京都(虽赖之后来复归,再度主导幕政)。此外,义将还参与了罢免细川派九州探题今川了俊的行动,并安排其子义重、孙义淳担任管领,自己则在幕后掌控实权,自少年起便屡经沉浮,展现出政治家的老练手腕。
另有一事,当京都流传义将因与镰仓公方私通而将被义满讨伐的传闻时,义将派嫡子义重前往义满处申辩。义满误以为义将怀疑自己,惊讶之余亲赴义将邸宅安抚,努力修复关系。据说,在“日本国王”般权势空前的义满面前,能直言进谏者,除细川赖之外唯有斯波义将。
Remove ads
官历
※日期为旧历
- 1360年(延文5年):举行元服仪式,被任命为从五位下治部大辅。
- 1362年(康安2年)7月23日:就任幕府执事(即管领),并被任命为越中国守护。
- 1366年(贞治5年)8月8日:辞去执事(管领)及越中国守护职务。
- 1368年(贞治7年)2月:再次就任越中国守护。
- 1375年(永和元年):可能转任左卫门佐。
- 1379年(永和5年)闰4月28日:再次就任管领,并由越中国守护转任越前国守护。
- 1382年(永德2年)12月:升任为从四位下,转任左兵卫督。
- 1387年(至德4年)6月:兼任信浓国守护。
- 1391年(明德2年)3月12日:辞去管领职务。
- 1393年(明德4年)6月5日:再次就任管领。
- 1395年(应永2年)7月25日:升任为正四位下,由左兵卫督转任右卫门督。
- 1398年(应永5年)闰4月23日:辞去管领、越前守护及信浓守护职务。
- 1409年(应永16年)6月7日:再次就任管领。
- 1409年(应永16年)8月1日:辞去管领职务。
Remove ads
接受偏讳的人物
关于“将”字的读音,有“まさ”(masa)和“ゆき”(yuki)两种读法。[a]一般多被训读为“よしまさ”(Yoshimasa),《国史大辞典》也以“よしまさ”为词条立项,但据推测,在其生前的正确读法应为“よしゆき”(Yoshiyuki)。[3]
义将时代
- 织田将广
- 朝仓将景
- 氏家将光
- 长田将经
死后(?)[c]
- 甲斐将教
- 甲斐将久(将教之子)
脚注
- 甲斐将教的父亲教光,因是斯波义教(义将之子)的女婿,曾受赐“偏讳”。因此,将教所使用的“将”字是在义将去世之后才采用的,推测并非由义将直接赐予。然而从“将”字的读音等方面来看,这个字确实源自义将。因此将其列为使用义将偏讳的人物之一。关于“将”字的读音,这两人也存在相同的情况。
参考文献
关联项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