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国家传染病中心(英语:National Centre for Infectious Diseases,马来语:Pusat Nasional bagi Penyakit Berjangkit,泰米尔语:தேசிய தொற்றுநோய் மையம்,简称NCID),前称传染病中心,是新加坡卫生部下辖部门,地址位于新加坡诺维娜陈笃生医院旁。该设施用于隔离高传染性疾病患者及控制传染病疫情[1],此前曾在2003年SARS疫情期间隔离严重传染性疾病患者[2]。2018年12月13日,传染病中心停止运营,所有职能转移到国家传染病中心[3]。
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 | |
---|---|
![]() 国家传染病中心和医疗创新中心外观 | |
基本信息 | |
地址 | ![]() |
坐标 | 1°19′13″N 103°51′3″E |
组织结构 | |
主管机构 | 新加坡卫生部 |
医疗服务 | |
床位数 | 330 |
联系方式 | |
网站 | ncid.sg |
地图 | |
![]() |
历史
1907年首次开放为隔离营,原称“米德尔顿医院”(Middleton Hospital)。1985年成为陈笃生医院分部,更名为传染病中心(Communicable Disease Centre),由国家医疗保健集团管理[5]。1995年4月1日转归陈笃生医院管理[6]。
2003年3月,传染病中心成为新加坡SARS疫情的中心点。由于完全隔绝的房间数目有限,医院已有艾滋病患者需要转院到其他病房,同时皮肤病患者全部出院,将病房留作隔离SARS病人[2]。随着疫情不断发展,陈笃生医院于2003年3月22日成为SARS患者集中收治医院[7][8]。
2003年8月13日,临近传染病中心的陈笃生医院地段全部翻新,改建为收留病房和传染病中心二区[5]。该地段原计划用作仁慈医院翻修计划,但因SARS疫情搁置[9]。
2018年12月13日,原传染病中心关闭,改迁移到陈笃生医院主楼对面的国家传染病中心。[3]中心于2019年5月开始运营,设有330张床位,用来控制规模类似SARS的疫情[10]。9月7日正式运营,采用最先进技术,可以追踪楼内病人,防止疫情扩散。此外,该建筑是新加坡第一个高级别隔离单位,用于应对埃博拉病毒等高传染性甚至致命的疾病[1]。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