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喀里多尼亚堡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喀里多尼亚堡礁(英语:New Caledonian barrier reef)是位于南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亚的一个堡礁,是世界上最长的连续堡礁,也是继澳大利亚大堡礁和中美洲大堡礁之后的第三大堡礁。
新喀里多尼亚堡礁环绕新喀里多尼亚最大的岛屿格朗德特尔岛以及松树岛和几个较小的岛屿,长度达1,500千米(930英里)。 珊瑚礁围成一个面积达24,000平方千米(9,300平方英里)的潟湖,平均深度为 25米(82英尺)。 这些珊瑚礁距海岸最远30千米(19英里),但延伸至西北部的昂特勒卡斯托珊瑚礁近200千米(120英里)。这个向西北延伸的区域包围了贝莱普群岛和其他沙洲。几条自然通道通向大海。通往新喀里多尼亚首都和主要港口努美阿的布拉里通道以阿梅代灯塔为标志。
2008年,堡礁及其周围的潟湖因其卓越的美丽、完全包围大地的珊瑚礁的独特地理位置以及非凡的海洋多样性(特别是珊瑚多样性)而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1]。
Remove ads
生态
新喀里多尼亚的珊瑚礁系统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二大的珊瑚礁系统,仅次于澳大利亚大堡礁,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连续堡礁,长度为1,600公里,其潟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24,000平方公里。该生态系统与斐济一样,拥有世界上最多样化的珊瑚礁结构集中地,根据全球分类系统,有146 种类型,它们在珊瑚和鱼类多样性方面等于甚至超过了更大的大堡礁[1]。
该珊瑚礁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高度的特有性。 珊瑚礁中总共观察到了2328种鱼类,属于248科[2]。 此外,该珊瑚礁还是地球上第三大濒危儒艮(Dugong dugon)种群的家园,也是绿海龟(Chelonia mydas)的重要筑巢地[1] 。
新喀里多尼亚的潟湖中还有许多其他海洋物种,包括2000多种软体动物[3] 和数量众多的大翅鲸 (Humpback whale)[4]。
环境威胁
人们普遍认为大多数珊瑚礁的健康状况良好。东部的一些珊瑚礁受到格朗德特尔镍矿开采产生的废水的破坏。采矿、农业和放牧造成的沉积物影响了河口附近的珊瑚礁,而有助于保持沉积物的红树林遭到破坏使情况更加恶化。一些珊瑚礁被埋在几米深的淤泥下。[5] 2008 年,一项对西北部近海珊瑚礁的评估得出结论,如果目前与开采沉积物和淤泥径流有关的趋势继续下去,许多珊瑚礁将在数年内死亡,最多不过数十年。[6]
2002 年 1 月,法国政府建议将新喀里多尼亚的珊瑚礁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教科文组织将新喀里多尼亚堡礁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命名为"新喀里多尼亚潟湖": 2008 年7 月7 日,教科文组织以《新喀里多尼亚潟湖:珊瑚礁多样性及相关生态系统》为名将新喀里多尼亚堡礁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
新喀里多尼亚有 13 个地方管理委员会,由旅游业者、渔民、政治家和当地部落酋长组成,他们与社区合作监测潟湖的健康状况。[7]
Remove ads
人类使用
观赏娱乐性的潜水活动水肺潜水很常见,潟湖和珊瑚礁周围有多个潜水观光点。这些潜水观光点包括普罗尼针(Prony needle)、鲨鱼坑(Shark Pit)和大教堂(Cathedral)。[8]
-
卫星ASTER(卫星遥感)潟湖影像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