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型隐球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型隐球菌(学名:Cryptococcus neoformans)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酵母菌,属于担子菌门银耳纲,常在鸽子的粪便中被发现。新型隐球菌会对人类造成伺机性感染,即对健康的人没有感染力,但会对缺乏抵抗力的人造成危害。
Remove ads
分类
新型隐球菌有两个变种:C. neoformans v. neoformans与C. neoformans v. grubii,另外还有一个变种C. neoformans v. gattii现在则被认是一个独立的物种。两个变种都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土壤中,特别是受鸟类粪便污染的土壤,尤其是都市中鸽粪堆积的高氮环境为盛行区域[1]。C. neoformans v. neoformans的基因体已于2005年被定序完毕[2]。最新研究显示新型隐球菌及相关的真菌能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废墟中生长,可能具有利用辐射(主要是β辐射)的能力,以辐射营养生长[3]。
型态
新型隐球菌呈单细胞的酵母菌型,并以出芽生殖的方式繁殖,没有菌丝或假菌丝的型态。较明显的变化是在摄氏37度下生长时,外部会形成巨大的荚膜(capsule)[4],主要成分为多糖,在显微镜下经印度墨染色可清楚观察到荚膜的构造,因为染料色素的分子无法接近荚膜,造成细胞外一圈明显的空隙。这是鉴别新型隐球菌的快速方法。若要确认新型隐球菌则进一步进行酚氧化酶及尿素水解酶的活性测定,均呈阳性反应[1]。

新型隐球菌在辐射暴露下生长颇为快速,可能是因为辐射增加了真菌体内黑色素传递电子的速度,而连带增加了整体的代谢活性[5]。
感染
新型隐球菌造成的感染称为隐球菌病。多数隐球菌病主要感染途径为呼吸道,并于肺中形成小结瘤,若进入血液中会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1]。真菌性脑膜炎通常即是新型隐球菌所引发,因此其被列为危险的真菌之一。新型隐球菌很少在免疫完好的人体中造成感染[6],因此通常被归为伺机感染性真菌[6]。
治疗
没有影响神经系统的新型隐球菌感染可服用氟康唑(英语:Fluconazole)治疗[1]。若并发真菌性脑膜炎则需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每天每公斤体重0.7-1.0毫克,连续两周),并同时口服氟胞嘧啶每天每公斤体重100毫克(若病人无法吞咽可采静脉注射,每天每公斤体重75毫克),接下来需连续十个星期每天口服200毫克的氟康唑[7]。之后继续服用,直到体内的CD4指数连续三个月高过100,若有感染HIV,则HIV的病毒载量需侦测不到,才能停止服药[8][9]。
另一种治疗方法是单纯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每天每公斤体重4毫克),但效果不佳。而若提高弗路欣注射量为每天每公斤体重200毫克则效果不会变好,反而会产生更多副作用,不应尝试。
在非洲,每日口服200毫克的氟康唑,但常不能达成治疗的目的,因为只是抑制了新型隐球菌的生长而没有完全将其杀死,在连续服药数月的病人的脑脊髓液中仍会有新型隐球菌的生长。将口服量提高为400毫克也不能增加治疗效果[10]。但一份来自乌干达的资料显示非常高的剂量(每日1200毫克或更多)可能会有效。这种疗法的持久度与治疗后保养的服药尚不清楚。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