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界区专线小巴44线
香港專線小巴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界区专线小巴44线是由冠荣车行旗下的运泰实业营办的一条专线小巴线,来往屯门码头至上水站[1]。
本线的“屯门码头”总站,并非设在海翠花园地下的屯门码头公共运输交汇处,而是邻近慧丰园码头的小巴总站。
历史
为解决屯门公路大榄段爬山线工程完工前,日趋恶化的交通挤塞问题,运输署于1995年计划推出两条专线小巴路线,提供屯门码头渡轮接驳服务,此路线乃其中一条。[2]
- 1995年12月:运输署公开招标12组共17条专线小巴新路线,此路线及45、49S编为同一组。[3]
- 1997年1月13日:投入服务,当时全程收费$13,当时此线在屯门市中心及元朗公路之间会途经屯门工业区、大兴邨、良景邨、田景邨、建生邨、兆康苑等地。同年3月20日,来回程皆绕经落马洲管制站,以配合皇巴士投入服务。[4]
- 1998年5月23日:往上水火车站方向改经博爱交汇处后新落成一段的元朗公路前往新田公路,不经凹头,取消东成里站。
- 1998年5月24日:往屯门码头方向改经新落成一段的元朗公路前往博爱交汇处,不经凹头,取消杨屋村站。
- 1998年:来回程改经杯渡路直接进出屯门公路;原有在屯门工业区、大兴邨、良景邨及兆康苑的服务由新线44A取代。
- 1999年:来回程不再绕经落马洲,由44B提供。
- 2009年2月20日:来回程不停屯门公路红桥。
- 2009年3月15日:来回程恢复停靠屯门公路红桥。
- 2015年8月30日:屯门总站迁往新落成的湖山路小巴总站。
Remove ads
- 1987年10月9日:运输署公开招标9组共18条专线小巴新路线,此线与43编为同一组。招标时总站设于龙鼓滩,并指明持牌人经营此线的权利拟根据轻铁的发展于1989年中予以检讨。[5]
- 1988年5月10日:此线投入服务,由冠荣车行旗下中西区小巴服务营运,总站设于新青街。[6]
- 1988年9月25日:因轻便铁路通车而取消,由轻铁接驳巴士520线取代。
服务时间及班次
- 丰景园开往上水站:0800-0830,每8分钟一班
收费
行车路线

- 屯门码头(慧丰园)开:途经:湖山路、龙门路、皇珠路、海皇路、海珠路、屯门乡事会路、杯渡路、屯门公路、元朗公路、青朗公路、新田公路、粉岭公路、鸡岭回旋处、扫管埔路、支路、新运路、龙琛路及龙运街
- 上水站开:新运路、龙琛路、龙运街、新运路、扫管埔路、鸡岭回旋处、粉岭公路、新田公路、青朗公路、元朗公路(如有乘客要求于“富泰桥底”(青山公路-岭南段(地面)与元朗公路(天桥)相交点)下车,司机会绕径蓝地交汇处后前往屯门公路)、屯门公路、杯渡路、屯门乡事会路、海珠路、海皇路、皇珠路、龙门路、湖翠路及湖山路
Remove ads
主要客源
- 前往内地(转乘东铁线)及水货客
- 屯门往返上水,及到上水站转乘东铁线往返粉岭及大埔区
- 屯门区内的短途客
服务质素

此路线服务质素为不少乘客所诟病。由于此路线大部分路段均是快速公路,是现时少数日间长途专线小巴路线之一,而驾驶此路线之车长的收入并非按固定月薪计算,而是按单一车长的乘客车费收入和营运商“三七分帐”,车长为求增加收入,经常超速行走。
屯门区议会经常收到乘客投诉,指小巴车长经常超速驾驶,上水前往虎地甚至更远的车程往往需时少于15分钟,时速更达到120公里以上[7][8],而且沿线不少乘客经常难以登车[9];更甚者,部分投诉指出车长不依路线行驶及拒载屯门区内的短途客。
运输署收到有关此路线之投诉如雪片飞来,引致署方早已要求九巴开办一条每天全日往返屯门及上水的巴士路线,以引入竞争及逼使小巴营办商改善服务,但受到此路线营办商强烈反对。在不断角力下,九龙巴士261线终于在2000年6月4日起投入服务;不过此路线定线较直接,加上运用车海战术得宜,班次密度远超261线,虽收费较高但依旧客似云来,而服务质素亦未见太大改善。
现时此路线所有用车已按法例锁速至时速最高80公里,与其他小巴无异。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