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界喇沙中学
香港上水的天主教中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界喇沙中学(英语:De La Salle Secondary School, N.T.)为香港一间天主教男女子中学,由喇沙会修士、前喇沙书院校长斐利士(Felix Sheehan)于1965年创立。该校位于新界上水金钱村,占地约13000平方米[1],毗邻东英学圃。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8年5月12日) |


Remove ads
校政管理
该校自2013年至2014年度开始成立法团校董会[2]。
- 历任校监
- 斐利士 修士(Br. Felix Sheehan)[3]
- 晓拔 修士(Br. Hubert Pilz)[4]
- 百德 修士(Br. Patrick Tierney)
- ?至2008年:亚尔丰索 修士(Br. Alphonsus Breen)[5]
- 2008年至2020年:黄武廷 先生[5]
- 2020年至今:郑泰民 先生
- 历任校长
- 1965年至1971年:斐利士 修士(Br. Felix Sheehan)[6]
- 1971年至1972年:朱永斌 修士(Br. Alphonsus Chee)[6]
- 1972年至1973年:贝基利 修士(Br. Pius Kelly)[6]
- 1973年至1974年:Alan Lynam 修士[6]
- 1975年至1992年:亚尔丰索 修士(Br. Alphonsus Breen)[6]
- 1992年至1993年:朱乃炯 先生[6]
- 1993年至2004年:周锡辉 先生[6][7]
- 2004年至2016年:古永康 先生[6]
- 2016年至2024年:曹绍民 先生[8]
- 2024年至今:卢国辉博士
- 历任副校长
Remove ads
校徽释义
新界喇沙中学校徽中的星形图案为信德之星[12],亦是喇沙修士会的徽号[12],寓意紧记信德精神[12],归向基督[12]。此外,3条倒V形状的图案代表热诚[12],是法国利姆斯城喇沙家族徽号的一部分[12],寓意以热诚与锲而不舍的精神完成使命[12]。而底部的拉丁文字句指的是校训,即忠信仁爱[12]。
学校历史
1958年,新界粉岭堂主任司铎赖法禹神父及喇沙书院时任校长斐利士修士为应付新界区儿童失学问题[13],建议在粉岭区设立一所男子英文中学[13]。随着喇沙修士会总会长尼撒若瑟(Br. Nicet Joseph)及副会长罗兰士奥图(Br. Lawrence O'Toole)于1962年到香港视察[13],他们落实了建立中学的计划[13]。喇沙修士会继而于1963年经新界人士冯汉介绍[13],购入上水金钱村地皮作为校址[13]。得时任行政局议员罗理基协助下[13],政府决定向修士会提供建校津贴[13]。后来于1964年10月,罗兰士再次来港为学校校舍奠基[13],并获得时任乡议局主席张人龙及上水乡事委员会主席侯寿德襄助建成校舍[13]。校方在1965年5月将学校名为“粉岭喇沙学校”[13],翌年4月2日邀得张人龙及罗理基主持校舍启用礼[13],且由白英奇主教主持圣礼[13]。直至1983年,学校正名为“新界喇沙中学”[13]。
新界喇沙中学自建校以来经过数次扩建工程,例如于1996年增建两座教学楼[13],1996年启用校内 B 座教学楼[2],2004年至2005年开始使用新落成的斐利士楼(校园新翼)[2]。其后于2006年,学校为庆祝四十周年,成立了“新界喇沙中学发展基金”,并筹得逾百万元。款项除用作增添教学设施外,亦设立奖、助学金;部分款项亦用作资助学生的交通、学习活动开支,以减轻家长的负担。
班级与课程
截至1986年,该校班别数目扩展至27班[13]。在创校初年是一所男校,1985年起兼收女生入读中六年级[2],1986年兼收女生入读中五年级[2]。因应香港男女学童比例有所改变,学校于2007年至2008年度遂步转为男女校[2],至今全校中一至中六均有男女学生。
课程方面,新界喇沙中学自1983年开办香港高等程度会考课程[2],1993年开办香港高级程度会考课程[2],2006年往后全面推行三三四学制。各科授课原来使用英语,但发起母语教学运动之后,一年级及四年级文科学生于1987年获安排改为接受粤语教学[1],1995年扩展至四年级所有科目。至1997年母语教学政策推行至全校所有班级[1]。
校园组织
新界喇沙中学设有四社,分别为Felix、Paul、Pius 以及 Hubert[6],社名以4位修士之名来命名[6],包括Felix Sheehan、Hubert Pilz、Paul O'Connell和Pius Kelly[6]。另外,学校在1969年成立红十字会第37团[2],1997年成立第一届学生会[2],2000年成立家长教师会[2]。为促进学生课余发展,校园电视台于2001年至2002年启播[2]。其余校内组织如下[1]:
Remove ads
校园设施
新界喇沙中学设有以下设施[1]:
重要事件
2003年11月至12月,新界喇沙中学发生校园暴力事件[14]。事件中11名参与欺凌的学生被判以感化令和入更生中心[15][16]。嗣后,校方采取了积极措施,防止同类事件再次发生。而另一方面,办学团体,师生和校友,多年来透过紧密联系,共同重塑了校园的学习气氛和同学间的互爱互敬。
知名/杰出校友
- 医学界
- 陈志忠(1971年中五):台湾资深泌尿科医生;前台湾桃园敏盛医院院长[17]
- 郑汝汾(1974年中五):台湾高雄长庚大学医院放射诊断科系主任、肝脏移植影像学家、北京大学医学讲座教授[18]
- 曾繁光(1977年中五):香港著名精神科医生、作家[19][20]
- 王兴权(1977年中五):香港牙科医生[19]
- 张建良(1979年中五):养和医院精神专科医生, 2001年香港十大杰出青年[21]
- 梁嘉明(1988年中二离校):香港仁安医院牙科医生
- 学术及演艺界
- 冯强(1972年中五):香港英语专栏作家、前《南华早报》副总编辑、《读者文摘》总编辑、香港城市大学公关部主管、香港浸会大学国际新闻硕士项目主任[22][23]
- 郑泰民(1973年中五):新界喇沙中学校监、职业训练局印刷及出版业训练委员会秘书[18]
- 文效忠(1973年中五):香港理工大学工程学院院长[18]
- 蔡潮盛(1976年中五):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24]
- 吴锦伦(Ken Sir)(1979年中五):现代教育创办人[25]
- 楼南光(1968年中一至1971年中三):香港男演员[26]
- 袁兆昌(2000年中七):香港作家[27][28]
- 林文杰(2000年中七):东华三院张明添中学校长
- 商业、司法界
- 黄武廷(1972年中五):新界喇沙中学前任校监、企业会计界知名人士[23]
- 洪剑峰(1978年中五):上市公司万保刚集团主席[25]
- 杨宝林(1978年中五):律师行合伙人[19]
- 邓添识(1999年中五、2001年中七):律师行合伙人[29]
- 陶建文(1988年中二离校):澳洲SBS电台法律节目主持人,前悉尼市政府高级律师[30]
- 其他界别
Remove ads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