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旧中国

中国大陆政治术语,其义涵或解释权现常为中国共产党所垄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中国是一套话语建构,对国家目标、国家性质、国家概念的表述。[1]晚清以来,文人常论及“20世纪的新中国”,1902年梁启超著有政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政党对“新中国”的建构始于1920年代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1930年代江西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当时被称为“苏维埃新中国”。[1]中华民国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46年学界又有不少“战后新中国”的论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该国文件常以“新中国”自称。

旧中国旧社会则是中国共产党过去常用的政治术语,意义上和“新中国”相对。

“新中国”建构历史

清末

  • 1902年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描述了未来新中国的政治理想,从此“新中国”成为追求中国社会进步人士的目标。[2]

1912-1945年

  • 1930年代初不少学术论文提及当时的新中国。1935年有论文反思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械斗,“号称二十世纪的新中国,仍有此蛮性之遗留,诚为人类史上莫之污点也”。[3]1932年农村社会学家李景汉撰文“社会调查......是要实现以科学的程序改造未来的社会,是为建设新中国的一个重要工具”。[4]

1945-1949年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对“战后新中国”的论述增多。

  • 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并协同英、美、苏及一切盟邦巩固国际间的持久和平”。
  • 1945年9月4日,中华民国抗战胜利告全国同胞书指“我们革命抗战的目的,不只是在战胜敌人,并且要建立三民主义新中国。”[5][6]。这里的“新”指的是抗战之后中国面临实现独立自主和民主宪政的机会,和中国的“崭新未来”。这种涵义下的“新中国”并无“旧中国”与之相对应。
1947年12月21日国民政府主席广播讲话摘要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就是耶稣降生一九四七年的圣诞节,将是我们中华民国和全体人民统一独立平等自由新生机运肇始的一天。我们新宪法特点,就是它保证要把基督教理的基本要素,即个人的尊严和自由,普遍的给予我们全国的同胞。这个新宪法确认了全国国民的各种自由权利,它在国家统一与自由之下,于一个自由人民的精神中孕育诞生。我们认为新宪法的实施,只是完成我们建设新中国的最后目标的初步。但这对我们中国三千年来专制政体和封建社会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Remove ads

1949年后中国大陆

  • 1949年9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旧中国灭亡了,新中国诞生了》,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这个会议宣告了旧中国的永远灭亡和新中国的伟大诞生”,[7]“1949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站了起来,当家做主人,所以这样的中国是新中国。这里的“新”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制度。”[7]与此相对应,社论指“在1949年之前,中国人民民不聊生,国家衰败,所以称为旧中国。”[7]此番论述强调,新中国的“新”是指“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在新中国,人民不再“做牛做马”,成为真正的主人;“中国结束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是中国近代史结束的标志。”[8]

1949年后台湾及海外

  • 中华民国政府迁台之后,已减少使用“新中国”之说,且因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故也不称对岸为“旧中国”。
  • 流亡美国的异见学者辛灏年在1999年著作《谁是新中国》中表示,民主宪政的中华民国是“新中国”[1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统治则是“复辟专制制度”,甚至在推行改革开放后“全面重现晚清的政治社会局面”。 [15][16]
Remove ads

旧中国

“旧中国”,是中国共产党用语,其意指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之前的中国,尤指1912至1949年间的中国大陆民国时期。使用时,该用语往往与“新中国”相搭配。

与此类似的名称“旧社会”,指的是1949年之前几千年所有的社会制度,其外延比“旧中国”要大。中国共产党将中国几千年来的社会称为“封建社会”,这种表述存在很大的“分封与集权”争议。

参考文献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