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芳庆安宫

臺南市學甲區寺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芳庆安宫台湾台南市学甲区的一间聚落角头庙宇,其位于旧时学甲十三庄倒风寮庄内的新芳聚落,主祀神祇为代天法主公,陪祀则是虎爷将军,属学甲慈济宫代表的8大选举区中为东北郊区,同时该聚落也因是旧时学甲十三庄的47角头之一,故而也是学甲慈济宫上白礁刈香两大活动的基本参加庙宇之一。[1]

庙宇行政区原属于倒风内海岸边的倒风寮,台湾光复之后该地区设为村级单位,然该村的首届村长朱景祥先生,因感到原地的旧名称不妥,于是便更改了原来村名成为新芳。而台南在县市合并之后,于2006年2月1日进行全市的行政区调整,将原有的顶洲红茄新芳等三个里合并为三庆里,目前此庙宇位于为学甲三庆里境内。[2][3][4][5]

建庙沿革

新芳庆安宫法主公的信仰与建庙,与大陆福建地区的宗教信仰有关联。其缘起为法主公的信仰区域多于福建永春安溪一带,再者,学甲地区于清乾隆初中期一些来自福建此地区的先民也多,故而当地先民们在来台进行开垦的同时,也顺便将祖地的信仰一并带入开垦地。 [6][7][8]此外,当地先民们一开始来台开垦时所携带的护佑神灵,仅仅是一个刻有代天法主公字样的木牌,因而新芳庆安宫的信仰起源,为源于一个刻着神祇尊名的木制牌位。[9]

在来台开垦之后经过数度的辗转,聚落先民最后在此地落脚进行开垦,而一段时间后这里也逐渐形成了一小聚落,因聚落属于倒风内海区域且当时先民多是建寮房而居,故而日后便将此聚落命名为倒风寮。然而其后倒风寮聚落的形成,有着来自不同地区的先祖,其中主要的有今日学甲区的李姓先祖,以及来自北门区蚵寮的洪姓与将军区沤汪的高姓,最后是远自布袋镇新塭的苏姓等4姓先祖所开垦。只是聚落名称沿用到台湾光复后,学甲地区行政划分有了重新规划,倒风寮设为村级单位,而首任村长因觉得倒风的字眼不妥,之后便又改称新芳为聚落名一直沿用至今。 [10]而当在众先民们生活稍微安定之后,为答谢主公的庇佑与发扬神恩,日后也为其雕刻了一尊金身,此时法主公也就成为倒风寮聚落主要信仰。[11][12][13]

只是对神祇的供奉,初始之际仅仅是庄民们单纯的将神尊奉于家中供民众参拜,而这情形一直延续了两百多年。信众与聚落居民终于在1984甲子年决定,建庙予以让主公得以有固定场所供信众参拜,另也请法主公降坛示圣,由法主公亲自来选定建庙地点与开工日期,期间更邀请出生于聚落内,且老家就在庙地旁边的企业家高清愿先生,担任建庙的主任委员,庙宇于1989年完工并订定庙名为庆安宫。[7][9][6][14]

Remove ads

轶事

为兴建属于新芳自庄的宫庙,在建庙提议之后便动员整聚落进行丁口与其募款工作,只是新芳属于小型聚落人口仅数百人,但此聚落却出现一位现在企业家高清愿先生,高氏小学时便失怙,因而自小便与高母相依为命,同时为了家计而放弃学业。[15]日后高氏之后在商场上有所成就,同时也成为商场上台南帮的主要人物,然虽如此,但他不忘家乡的诸多事务,尤其是对于法主攻的信仰。[16]因而,每年当高氏回到家乡新芳时,便会来到庆安宫拜拜,尤其是在庆安宫有各项需要时也都会捐款,让庙方得以有能力为信徒做事。[17][18][19]

学甲集和宫蜈蚣阵对慈济宫谒祖与上白礁绕境,是一个颇为重要的护卫阵头,然而,新芳庆安宫也曾经在2013年组过蜈蚣阵,并在当年前往位于北门区蚵寮的南鲲鯓王爷总庙进香,同时也吸引到南鲲鯓众多参拜香客们的围观。[20][21][22]

图集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