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僰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僰文
Remove ads

僰文拼音注音ㄅㄛˊ南京官话5粤拼baak6,蒲北,音同“伯”),也被称为方块白文汉字白文汉字型白文古白文,是白族仿照汉字创造的书写白语意音文字书写系统[1]对此种文字的存在性目前尚有争议:大多数学者认为僰文是一种独立于汉字的文字[2],也有学者认为僰文不过是汉字记白音的表现[3]

事实速览 僰文, 类型 ...

由于不规范以及记录规则的缺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其可能是派生汉字的一种。如今对其的研究也十分少。2011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了《中国白族白文文献释读》。[4]

Remove ads

发展历程

  • 南诏有字瓦有字砖“古白文” → 汉字记白音 → 僰文 → 拉丁白文[5][6]
  • 僰文的发展并不成熟,尚属于较原始的文字系统。
  • 僰文用于南诏初,初雄辩法师文,“解僰人之言为书,其书盛传,习者益众”,另由《蛮书》卷二《高黎贡山谣》、《说郛·玉溪编事》间《骠信和清平官星四节唱和诗》所记载。[7]

文字形式及其来源

  • 借用汉字形(音读、直读)[2]
  • 借用汉字音
  • 借用古写汉字
  • 修改汉字形
  1. 形声、意声
  2. 增删笔画

僰文的使用范围

  1. 祭文
  2. 山歌(白族调)
  3. 大本曲(白族曲艺),在大本曲的唱本中,为了适应演唱,会采取一种圈白点汉的方法来标明唱本中哪些该唱白语,哪些该唱汉语[5]。具体而言,标圈者为汉字记白语音(类似日语万叶假名),标点者为汉语。圈白点汉是白族对于汉字记白音和对于白文的进一步规范和标识[5]
  4. 手抄佛经的白文注疏
  5. 诗歌,如山花碑上所刻的《词记山花·咏苍洱境》,长达520字,是白文诗歌的典范[5],属于明代白族诗人杨黼所作。[8]
  6. 墓志铭

参见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