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方观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方观承(1696年—1768年),宜田、又字遐谷问亭安徽桐城人。清朝大臣。

生平

康熙五十二年,祖父方登峄、父方式济均因南山案被流放至黑龙江。方观承与兄方观永年少,未曾同戍,寄身江宁缄西清凉寺。[1]稍长,随兄步行至黑龙江探亲。屡试不第,三十五岁仍以私塾为业。他每次途经北京,都要挥笔街头,卖字筹凑路费。他的字刚劲潇洒,索求者众,为平郡王福彭所赏识。雍正十年(1732年),福彭出征准噶尔汗国,招方观承为记室。雍正十一年,事平,方观承以功升为内阁中书乾隆二年(1737年)升军机处章京,再升吏部郎中。乾隆七年(1742年)授直隶清河道(辖区在今内蒙太仆寺旗一带),官直隶总督长达二十年、太子太保,多次主持治水,聘请赵一清戴震编辑《直隶河渠书》130余卷。方观承很重视棉花的生产。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南巡时,观承“条举木棉事十六则绘图以进”,乾隆为《棉花图》题诗,观承摹本付刻。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患疟疾,是年八月卒于任上,赐祭葬,谥恪敏袁枚作《太子太保直隶总督方敏恪公神道碑》。获乾隆帝“五督臣”组诗称赞。

善骑射,好吟诗,著有《述本堂诗》、《宜田汇稿》、《问亭集》、《河渠考》等书。与雍正二年举人、隐士诗人富宁(号东溪,其侄乾隆二年进士德保 (清朝))相唱和(载杨钟羲《雪桥诗话续集》卷4)。

Remove ads

家族

延伸阅读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清史稿·卷324》,出自赵尔巽清史稿

参考书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