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施予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施予仁(英语:Bartley Schmitz,1918年—2016年6月6日),美国圣言会神父、天主教耕莘医疗财团法人耕莘医院首任院长,去世后得第二十六届医疗奉献奖

事实速览 施予仁 Bartley Schmitz, 性别 ...

生平

施予仁在1918年生[1],生于美国蒙大拿州布罗克[2],出身农家[1],1937年加入圣言会[1],1947年到北平上海传教[2],1958年出任田耕莘枢机主教的执行秘书[1]

1960年间,施予仁和田枢机辗转来到台湾。当时,当时的台湾医疗资源匮乏,田枢机发愿要在台北县新店镇建造一间天主教医院。盖医院需要庞大资金,施予仁不断写信给国内外朋友,甚至向美国亲兄弟求援。钱常吃闭门羹。1965年,田枢机抱病退休,施予仁包办募款、购地、添购器材、建造监工、筹组医疗团队等工作。[1]

从美国、西德、加拿大、台湾、菲律宾等善心人士捐赠累积至新台币一千二百万元,加上西德天主教会捐助八百万元、德国政府海外援助计划委员会捐赠的三千万元[3]。为了使员工受专业训练,施予仁亲自写推荐信,安排员工至其他医院学习[1]。1968年1月13日,台北教区总主教罗光在记者招待会上耕莘医院预定在3月7日成立,目的是为了使贫苦病患得到免费治疗,也为了纪念逝世的田耕莘枢机主教[3]。医院成立之初,人力有限,许多贫病人上门求医付不起医药费,医院医发不出薪资,持续一连两、三个月,但首任院长施予仁总是先收病患,并继续写信募款[1]

1969年,施予仁因健康因素卸任院长,暂返美国求医,并在美国积极募资,让耕莘医院逐渐走上轨道[1]

1975年,施予仁为匈牙利医生卡普南里办来台湾签证[4]。卡普南里来台后至嘉义县鹿草乡鹿草村圣家贫民医院,负责麻醉科和心脏科[5]。当时该医院难找医疗人员,由晁金名身兼多职[6]。1976年,加州的一位廖姓人士来信给何凡,附寄2月22日的《旧金山纪事报》专栏剪报,题目是“泼硝酸医生潜行保释”,报导卡普南里在1963年在美国以硝酸杀他的不贞妻子叶娜,随即自首,多年保释后从洛杉矶飞来台湾[4]。此事引起陶希圣批判,要行政当局予以查究[7]

1978年,施予仁返回台湾,就没在耕莘医院复职,改转往台南永康的影剧三村天主堂(今圣弥格天主堂),1981年起担任神父,六年后又接任圣言会南区会院院长,平时也会到台南荣民医院进行牧灵。他为永康眷村儿童开设小型的英文班,亲自授课。1987年,他担任嘉义市吴凤南路天主堂与竹崎天主堂主任司铎,六年后退休。对他来说,不能能回到一手创办的医院很痛苦,但后续院长交接仪式,都到医院祝贺。[1]

1993年退休在圣言会嘉义会院静居,因罹患心脏、脑血管疾病及失智卧床多年,2016年6月6日因感冒并发肺炎病逝于天主教圣马尔定医院[2]。去世该年第廿六届医疗奉献奖有他[6][8]

Remove ads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