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楚国布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楚国布币
Remove ads

楚国布币是指中国先秦南方诸侯国楚国战国时期铸行的一类青铜布币,有大布、连布和小布三类。尽管布币的形制源自中原各国,但楚国布币也具有自己的特色,长度为宽度的两倍以上,整体呈长条状,平肩方足,布首有穿孔。楚布的形制对后世王莽布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Thumb
中国钱币博物馆藏旆钱当𬬱布币

楚大布根据正面全文的释读不同有多种不同的称谓,如“旆布当𬬱”、“旆钱当𬬱”等,多出土于今安徽省北部,以及山东省江苏省与之相邻的地区[1]。楚小布又称连布、四钱当𬬱,形制为两枚平首、方肩、方足的小布相连,一正一倒,形状罕见,每枚小布面文为“四钱”,背文“当𬬱”,合称“四钱当𬬱”[2]

历史

旆钱当𬬱布币早在南宋洪遵所著《泉志》中便已有提及,1956年以后在浙江杭州,湖北天门,安徽阜阳、宿县,江苏徐州、丹阳,陕西咸阳,山东临沂,河南永城等地均有出土[3]:285。《中国钱币大辞典·先秦编》中,梁晓景认为此类货币于战国中晚期铸行于韩、楚等地[3]:272-273

形制

在形状上,楚大布呈长方形,平首、方肩、方足,足较长且外撇[2]

钱文释读

大布

更多信息 面文, 背文 ...
Remove ads

连布、小布

更多信息 面文, 背文 ...

部分出土文物

更多信息 出土时间, 出土地点 ...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