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号
|
使用期 (西历年月日)
|
使用期 (和历年月日)
|
在位天皇
|
改元理由
|
典故
|
参考来源
|
文治
|
1185年9月9日 - 1190年5月15日
|
元年八月十四日 - 六年四月初十日
|
后鸟羽天皇
|
火灾 地震 兵革
|
《礼记·祭法》:“汤以宽治民而除其虐,文王以文治。”[5][注 2]
|
|
建久
|
1190年5月16日 - 1199年5月22日
|
元年四月十一日 - 十年四月二十六日
|
明年三合厄 地震 异变
|
|
|
土御门天皇
|
正治
|
1199年5月23日 - 1201年3月18日
|
元年四月二十七日 - 三年二月十二日
|
土御门天皇即位
|
《庄子·渔父》:“天子诸侯大夫庶人,此四者自正,治之美也。”[13]
|
|
建仁
|
1201年3月19日 - 1204年3月22日
|
元年二月十三日 - 四年二月十九日
|
辛酉革命
|
《文选·圣主得贤臣颂》:“竭智附[注 6]贤者,必建仁策。”[16]
|
|
元久
|
1204年3月23日 - 1206年6月4日
|
元年二月二十日 - 三年四月二十六日
|
甲子革令
|
《毛诗正义·文王》:“文王……建元久矣。”[17]
|
|
建永
|
1206年6月5日 - 1207年11月15日
|
元年四月二十七日 - 二年十月二十四日
|
赤斑疮
|
《文选·与杨德祖书》:“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19]
|
|
承元
|
1207年11月16日 - 1211年4月22日
|
元年十月二十五日 - 五年三月初八日
|
疱疮流行 洪水
|
《通典·礼典·告礼》:“古者祭以首[注 7]时,荐用仲月。近代相承,元日奏祥瑞。”[23]
|
|
顺德天皇
|
建历
|
1211年4月23日 - 1214年1月17日
|
元年三月初九日 - 三年十二月初五日
|
顺德天皇即位
|
《续汉书·律历中》、《宋书·律历中》:“建历[注 8]之本,必先立元。”[24][25]
|
|
建保
|
1214年1月18日 - 1219年5月26日
|
元年十二月初六日 - 七年四月十一日
|
天变 地妖
|
《尚书·周书·多士》:“惟天丕建,保乂有殷。”[27]
|
|
承久
|
1219年5月27日 - 1222年5月24日
|
元年四月十二日 - 四年四月十二日
|
天变 旱害
|
《诗纬》:“周起自后稷,历世相承久。”
|
|
仲恭天皇
|
后堀河天皇 [注 9]
|
贞应
|
1222年5月25日 - 1224年12月30日
|
元年四月十三日 - 三年十一月十九日
|
后堀河天皇即位
|
《周易·中孚》:“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天也。”[31]
|
|
元仁
|
1224年12月31日 - 1225年5月27日
|
元年十一月二十日 - 二年四月十九日
|
天变 炎旱
|
|
|
嘉禄
|
1225年5月28日 - 1228年1月17日
|
元年四月二十日 - 三年十二月初九日
|
疾疫流行
|
《博物志·史补》:“陛下摛显先帝光耀,以奉皇天之嘉禄。”[37][注 11]
|
|
安贞
|
1228年1月18日 - 1229年3月30日
|
元年十二月初十日 - 三年三月初四日
|
疱疮流行
|
《周易·坤》:“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40][注 12]
|
|
宽喜
|
1229年3月31日 - 1232年4月22日
|
元年三月初五日 - 四年四月初一日
|
灾异 天变
|
《魏书》:“仁兴温良,宽兴喜乐。”[注 13]
|
|
贞永
|
1232年4月23日 - 1233年5月24日
|
元年四月初二日 - 二年四月十四日
|
天变 地妖 饥馑
|
《周易正义·坤》:“利在永贞。永,长也。贞,正也。言长[注 14]能贞正也。”[47]
|
|
四条天皇
|
天福
|
1233年5月25日 - 1234年11月26日
|
元年四月十五日 - 二年十一月初四日
|
四条天皇即位
|
《尚书注·汤诰》[注 15]:“政善天福之。”[49]
|
|
文历
|
1234年11月27日 - 1235年10月31日
|
元年十一月初五日 - 二年九月十八日
|
天变 地震
|
|
|
嘉祯
|
1235年11月1日 - 1238年12月29日
|
元年九月十九日 - 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
天变 地震
|
《北齐书·文宣帝纪》:“蕴,千祀彰明,嘉祯。”[54]
|
|
历仁
|
1238年12月30日 - 1239年3月12日
|
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 二年二月初六日
|
天变
|
《隋书·音乐下》:“皇明驭历,仁深海县。”[56]
|
|
延应
|
1239年3月13日 - 1240年8月4日
|
元年二月初七日 - 二年七月十五日
|
天变 地震
|
《文选·为贾谧作赠陆机》:“廊庙惟清,俊乂是延。擢应嘉举。”[58]
|
|
仁治
|
1240年8月5日 - 1243年3月17日
|
元年七月十六日 - 四年二月二十五日
|
彗星 地震 炎旱
|
|
|
后嵯峨天皇
|
宽元
|
1243年3月18日 - 1247年4月4日
|
元年二月二十六日 - 五年二月二十七日
|
后嵯峨天皇即位
|
《宋书》:“舜禹之际,五教在宽,元元以平。”[注 18]
|
|
后深草天皇
|
宝治
|
1247年4月5日 - 1249年5月1日
|
元年二月二十八日 - 三年三月十七日
|
后深草天皇即位
|
《春秋繁露·通国身》:“气之清者为精,人之清者为贤,治身者以积精为宝,治国者以积贤为道。”[66]
|
|
建长
|
1249年5月2日 - 1256年10月23日
|
元年三月十八日 - 八年十月初四日
|
天变 火灾
|
《后汉书·皇甫张段列传》:“建长久之策。”[68]
|
|
康元
|
1256年10月24日 - 1257年3月30日
|
元年十月初五日 - 二年三月十三日
|
赤斑疮流行
|
《隋书·音乐下》:“康哉元首。惠我无疆,天长地久。”[56]
|
|
正嘉
|
1257年3月31日 - 1259年4月19日
|
元年三月十四日 - 三年[注 19]三月二十五日
|
太政官厅、五条殿烧失
|
《艺文类聚·岁时中·元正》:“肇元正之嘉会。”[72]
|
|
正元
|
1259年4月20日 - 1260年5月23日
|
元年三月二十六日 - 二年四月十二日
|
饥馑 疾疫
|
《毛诗纬》:“一如正元,万载相传。”
|
|
龟山天皇
|
文应
|
1260年5月24日 - 1261年3月21日
|
元年四月十三日 - 二年二月十九日
|
龟山天皇即位
|
《晋书·刘毅传》:“大晋之行,戢武兴文之应也。”[75][注 20]
|
|
弘长
|
1261年3月22日 - 1264年3月26日
|
元年二月二十日 - 四年二月二十七日
|
辛酉革命
|
《贞观政要·封建》:“闻理[注 21]定之规,以弘长世之业,万古不易,百虑同归。”[79]
|
|
文永
|
1264年3月27日 - 1275年5月21日
|
元年二月二十八日 - 十二年四月二十四日
|
甲子革令
|
《后汉书·荀韩锺陈列传》:“汉四百有六载,拨[注 22]乱反正,统武兴文,永惟祖宗之洪业,思光启乎万嗣。”[81]
|
|
后宇多天皇
|
建治
|
1275年5月22日 - 1278年3月22日
|
元年四月二十五日 - 四年二月二十八日
|
后宇多天皇即位
|
《周礼·春官宗伯》:“以治建国之学政。”[82][注 23]
|
|
弘安
|
1278年3月23日 - 1288年5月28日
|
元年二月二十九日 - 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日
|
疾疫流行
|
《册府元龟·外臣部·封册第二》[注 24]:“弘安民之道。”[87]
|
|
伏见天皇
|
正应
|
1288年5月29日 - 1293年9月5日
|
元年四月二十八日 - 六年八月初四日
|
伏见天皇即位
|
《毛诗注·皇矣》:“德正应和[注 25]。”[89]
|
|
永仁
|
1293年9月6日 - 1299年5月24日
|
元年八月初五日 - 七年四月二十四日
|
天变 地震
|
《晋书·乐上》:“永载仁风,长抚无外。”[90]
|
|
后伏见天皇
|
正安
|
1299年5月25日 - 1302年12月9日
|
元年四月二十五日 - 四年十一月二十日
|
后伏见天皇即位
|
《孔子家语·观乡射》:“此五者足以正身安国矣[注 26],彼国安而天下安矣。”[94][注 27]
|
[93][96]
|
后二条天皇
|
乾元
|
1302年12月10日 - 1303年9月15日
|
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 二年八月初四日
|
后二条天皇即位
|
《周易·乾》:“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33]
|
|
嘉元
|
1303年9月16日 - 1307年1月17日
|
元年八月初五日 - 四年十二月十三日
|
炎旱 彗星
|
《艺文类聚·天部上·星》:“《贺老人星表》曰:‘……嘉占元吉。弘无量之祐,隆克昌之祚。普天同庆,率土含[注 28]欢。’”[101][注 29]
|
|
德治
|
1307年1月18日 - 1308年11月21日
|
元年十二月十四日 - 三年十月初八日
|
天变
|
|
|
花园天皇
|
延庆
|
1308年11月22日 - 1311年5月16日
|
元年十月初九日 - 四年四月二十七日
|
花园天皇即位
|
《后汉书·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史论[注 32]》:“以功名延庆于后。”[108]
|
|
应长
|
1311年5月17日 - 1312年4月26日
|
元年四月二十八日 - 二年三月十九日
|
疫病流行
|
《旧唐书·礼仪二》:“应长历之规,象中月之度,广综阴阳之数,傍通寒暑之和。”[109]
|
|
正和
|
1312年4月27日 - 1317年3月15日
|
元年三月二十日 - 六年二月初二日
|
天变 地震
|
《旧唐书·音乐一》:“皇帝受朝,奏《政和》。”[109][注 33]
|
|
文保
|
1317年3月16日 - 1319年5月17日
|
元年二月初三日 - 三年四月二十七日
|
地震
|
《梁书》:“姬周基文,久保七百。”[注 34]
|
|
后醍醐天皇
|
元应
|
1319年5月18日 - 1321年3月21日
|
元年四月二十八日 - 三年二月二十二日
|
后醍醐天皇即位
|
《上黑禾奏》[注 35]:“陛下富教安人,务农敦本,光复社稷,康济黎元之应也。”[117]
|
|
元亨
|
1321年3月22日 - 1324年12月24日
|
元年二月二十三日 - 四年十二月初八日
|
辛酉革命
|
《周易·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118]
|
|
正中
|
1324年12月25日 - 1326年5月27日
|
元年十二月初九日 - 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
甲子革令
|
- 《周易·乾》:“‘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33]
- 《周易·需》:“需,有孚,光[注 36]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121]
|
|
嘉历
|
1326年5月28日 - 1329年9月21日
|
元年四月二十六日 - 四年八月二十八日
|
疾疫流行 地震
|
《旧唐书·德宗纪下》:“四序嘉辰,历[注 37]代增置。”[124]
|
|
元德
|
1329年9月22日 - 1331年8月31日
|
元年八月二十九日 - 三年八月初八日
|
疾疫流行
|
|
|
元弘
|
1331年9月1日 - 1334年3月4日 [注 39]
|
元年八月初九日 - 四年正月二十八日 [注 39][注 40]
|
疾疫流行
|
《艺文类聚·天部上·星》:“《贺老人星表》曰:‘老人星见,体色光明。嘉占元吉。弘无量之祐,隆克昌之祚。普天同庆,率土含欢。’”[101][注 41][注 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