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明基西门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明基通信(BenQ Mobile)是台湾明基电通的一家已宣布破产的子公司,其拥有BenQ、BenQ-SIEMENS、SIEMENS三种品牌。明基电通于2005年6月7日无预警宣布并购德国西门子公司手机部门,明基也将取得西门子授权BenQ-SIEMENS品牌使用权为5年,西门子品牌(SIEMENS)则为18个月,并在2005年10月1日生效。并购后,明基西门子成为当时全球第四大的手机品牌。然而在并购生效未满一年时,明基官方无预警宣布不再对其投资,并申请无力清偿保护,结束了这个品牌的营运。
![]() |
Remove ads
历史
2000年代初,明基在全球资讯产品市场中快速成长,尤其以手机、光驱、显示器等代工业务为主力。2004年前后,其手机事业最大客户摩托罗拉因成本考量逐步将订单转往其他代工厂,使手机代工收入大幅缩水。此变局迫使时任董事长李焜耀重新审视未来走向,他遂提出强化BenQ品牌形象的构想,意图从代工转型为全球品牌企业。
彼时全球手机市场快速集中,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索尼爱立信等品牌占据主要份额。根据Gartner 2004年数据,西门子为当年全球第五大手机制造商,市占率约7.2%,但获利持续恶化,单位销售平均亏损5~6欧元。面对市场压力,西门子开始寻求剥离旗下手机部门的买家。而虽然当时明基在投影机市场的表现优异,销售量排名欧洲第一、全球第二,但手机市场占有率不到全球的1%,急速希望提高知名度,而西门子在拉丁美洲有一定的占有率及全球的知名度,为明基成为国际大厂的跳板,于是展开明基与西门子手机部门并购案。
2005年6月,明基与西门子宣布达成协议:明基将无偿接手西门子手机业务(含德国、巴西及亚洲研发生产设施),并以“BenQ-Siemens”为共同品牌营运五年。此外,西门子投资2.5亿欧元做为转型资金,并以5000万欧元购买明基约2.5%股份。明基对外宣称,此案完成后将使其全球手机市占率一举跃升至近10%,进入全球前五大之列[1]。
该并购案于2005年10月1日正式完成,明基西门子在德国慕尼黑成立,原西门子通讯团队多数原地保留。Clemens Joos出任执行长(CEO),明基代表王文灿出任董事长[2];但因在并购前,西门子手机部门早已出现财务危机,再加上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以这场并购案在最初便受到外界两极化的评论[3]。
Remove ads
明基西门子的经营并不顺利。在并购西门子之前,明基便预估两年将亏损10亿美元,但在第一年不到便亏损10亿美元;此外,两间公司的文化整合也未成功,明基惯于灵活迅速的“丛林战”管理风格,与西门子严谨、流程导向的德国企业文化存在根本落差。这种文化冲突导致决策迟缓、财报延误、产品研发时程严重延宕;原计划于一年内推出35款手机,最终仅实现19款,且多数延迟上市[4]。 2006年7月,明基西门子宣布将裁员10%,以此欲扭转手机业务部门亏损连连的情况[5]。 2006年9月28日,即在并购西门子满一年的一周前,明基官方宣布不再投资其德国手机子公司,并考虑申请无力清偿保护,以进入法定接管程序。过去一年,明基手机部门亏损超过8亿欧元,折合新台币约350亿元,平均每天亏损1亿元[6]。官方表示:产品开发不顺,是失败的主要关键。
2006年9月29日,明基西门子在慕尼黑法院声请破产保护。[7] 这起事件在德国引发争议,质疑明基是否仅为了获取西门子的专利与知识产权而收购该手机部门,并无意继续在德国制造手机。[8] 此破产事件在德国引起愤怒,数千个工作机会可能因此流失,[9] 当时德国总理安格拉·梅克尔表示,西门子应对这些员工负责。[8] 西门子随后设立了一笔3500万欧元的员工援助基金。[10] 10月5日,西门子中止尚未支付给明基的并购款项,[7][11] 并考虑就品牌与专利的后续使用问题对明基采取法律行动,[12] 虽然最终并未提出诉讼。一些德国政界人士与工会批评西门子在出售后导致破产的管理失误。[9][13] 明基一位高层表示,停止对该子公司的资金支持并让其申请破产保护是“非常艰难的决定”,绝非如部分媒体所说的“拍拍屁股走人”。[7]
2006年10月底,共有2,000名员工遭到裁员。[14]德国当局随后对明基与西门子在明基西门子破产案中的角色展开调查,并出现财务犯罪的指控。[15] 截至2007年3月,共有13位高层在台湾被拘留,其中包括余俊贤,指控为在破产消息公布前抛售股票。明基股价当时重挫7%,创下十年新低。[16] 之后,明基董事长李焜耀也于次月被拘留调查[17]。
在未能找到合适的投资人或买家后,明基西门子的破产管理人 Martin Prager于2007年1月2日宣布公司将关闭。[18] 同年1月30日,位于坎普-林特福特的工厂正式关闭,IG Metall工会代表以鲜花为最后165位员工送行。[19] 明基西门子最终倒闭导致约3,000名员工失业。[20] 公司资产于2007年3月在汉堡与eBay上拍卖,[21][22][23] 拍卖活动延续至6月。2005年与2006年的巨额亏损,完全抹去了明基自1999年以来累积的所有获利。[24]
失败原因
报告指出,明基西门子破局的原因复杂。明基对品牌发展的渴望被认为是促成此次并购的主因之一,公司高层过度受到“打造国际品牌”的战略目标所驱动,在尚未完成充分的实地查核(due diligence)前便急于收购西门子手机部门,导致后续经营层面出现诸多难以预期的问题。 在并购前,明基并未实地盘查工厂设施、生产线、或技术资产,而仅依赖由西门子提供的书面文件进行资料审阅。事后证实,西门子所提供的一千项手机专利中,真正具市场价值的仅有数项,而账面资产亦存在高达两亿欧元的高估情形。除了产品开发不顺之外,西门子手机部门的巨额亏损,远超过明基最初的评估,加上整个并购案进行程序过慢,便无法及时统一管理,而公司内部又因台湾与德国双方的研发团队出现冲突,相互对立,不善合作,更进一步促使这场受世人高度关注的东西方公司并购案破局[25]。
产品列表

- C31
- C81
- CF61
- CL71
- E61
- E71
- E81
- EF51
- EF61
- EF71
- EF81
- EF91
- EL71
- M81
- P51
- S68
- S81
- S88
- SF71
- SL91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