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明德银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明德银号(英语:Ming Tak Bank)是香港的一间已倒闭的华资小型银行,在1965年1月因周转不灵引发存户挤提,随后被政府接管及清查账目,香港市民对华资银行的信心受到打击,触发华资银行挤提潮,并引发六五股灾[1]

概要

业务发展

明德银号总行位于皇后大道中161号,主营金银找换、汇款及兑换业务。1952年7月在皇后大道中29号A开设分行[2]。1956年1月19日,尖沙咀分行被劫去2万余港元[3]。1960年2月1日,总行迁至位于中环大道中和毕打街交界的中建大厦[4]

1959年9月,明德银号在尖沙咀设立旅行部承办出国旅游业务,同时为响应港府发展香港旅游业的政策,明德银号在启德机场的临时客运大楼开设两间找换店,为来港旅客及出国市民提供外币兑换服务[5]。明德银号旅行部组成日本樱花团于1960年4月8日从启德机场乘坐英航客机出发[6]

挤提及倒闭

1965年1月23日,明德银号发出的约值700万港元的美元支票遭汇丰银行退票。消息传出后,许多存户纷纷拥至提取现金,结果在1月26日,明德银号发生挤提。同年1月27日,财政司郭伯伟指示银行业监理处接管明德银号,并且停止该公司的一切业务,以便审查。当时有消息指明德银号因对地产过度放款,又长期将资金投资地产物业,导致周转不灵,资金链断裂[7]

明德银号被接管后,引发香港市民对华资银行的信心危机,广大存户在恐慌下争相到各家华资银行提出存款,拉开当年华资银行挤提潮的序幕,其后广东信托商业银行在挤提后亦被政府接管,就连在华资银行之中规模较大的恒生银行,也因为挤提潮频临倒闭,需要在4月出售百分之51的股权予汇丰银行,恢复存户的信心。当年华资银行的连串挤提事件使投资者对香港银行及金融业的信心受到动摇,继而触发六五股灾

1965年3月31日,破产管理官发表声明指明德银号负债超过2,000万港元,其持有的资产大部分是建筑物,但当中有很多仍未完工,需要通过物业估值,以估算可抵偿之债务的百分比[8]。同年4月30日,高等法院颁令明德银号破产[9]。明德银号正式破产后,银行业监理处将档案及账目转交破产管理处,由后者跟进债权人申索债款的事宜。

1971年1月16日,破产管理处宣布明德银号的债权人,包括往来户口、储蓄户口、定期存款户口的存户,可凭银行存折或收据,取回百分之25的债款[10]。1973年4月,破产管理处办理最后一期向明德银号债权人派发债款的工作[11]

参见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