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明朝三公
明朝官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概述
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授李善长为太师、徐达为太傅、常遇春为太保。建文年间,三公职位被撤。直到永乐二十年八月,明成祖朱棣再恢复三公职位,但无实授。宣德三年,明宣宗授英国公张辅为太师,沐晟为太傅,陈懋为太保,当时三公官职,几乎为专授。自宣德、正统年间以后,三公成为虚衔,为勋戚文武大臣加官、赠官。然而文臣中没有生加三公者,只有死后追赠,如刘伯温追赠太师。嘉靖二年,明世宗加杨廷和为太傅,杨廷和辞而不受。之后文臣中全加太师、太傅、太保者,只有张居正。其中万历九年加太傅,十年加太师[1]。
通常都是由太保加至太傅,之后加至太师。明朝一朝中,获得太师加官的多为武将,比如张辅、张懋、朱永、张鹤龄、徐光祚、郭勋、朱希忠等;文官除了李善长,只有张居正[2]。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