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景美集应庙

臺灣臺北市文山區景美的廟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景美集應廟map
Remove ads

24.991702513944922°N 121.54196655313446°E / 24.991702513944922; 121.54196655313446

事实速览 景美集应庙, 位置 ...

景美集应庙,是位于台湾台北市文山区景行里的双忠(即张巡许远)庙,由安溪高姓宗族所建,庙身为直辖市定古迹

沿革

Thumb
景美集应庙正殿
Thumb
林氏夫人(尪妈)
Thumb
保仪大夫、大德禅师、福德正神

安溪人在文山地区以高、张、林为三大姓[1]。相传他们渡海至台湾时以保仪尊王(尪公)为随船神明,之后三姓分其保仪尊王神像、香炉、林氏夫人神像,日后在文山建立景美集应庙、木栅集应庙万隆集应庙这三座双忠庙[2]。其中景美集应庙是高姓族人于咸丰十年(1860年)在竹围内(今景美国小南侧)建立,同治六年(1867年)迁移至现址重建[3][4]。大正十三年(1924年)重建后,格局为两殿两廊两护龙[5]

今庙址为景美街卅七号[4],占地八百坪[5],周围为景美市场[1],属景行里[6]。战后时期初,不动产划为三份,由高同记宗族、高萃记宗族及集应庙管理,两侧厢房原出租供人、转租,并将厢房墙壁打通便利进出,破坏寺庙古迹,四周空地被划分了廿多个摊位,出租供人做饮食生意,早市、夜市都有[7]

2005年3月9日,历经三年的整修,终于竣工,由台北市长马英九到场上香[8]

Remove ads

祭祀

Thumb
Thumb
三川殿螭虎窗(上)与过水廊屋架(下)

安溪人高姓宗族最早在台湾建立的双忠庙是北投集应庙,奉祀分祀出来的“二祖”,为感念宗族的发基地,他们每十年举办一次迎香祈福祭典,回景美集应庙将尊称“老祖”的保仪大夫神像请回北投集应庙驻驾[9]。景美集应庙的高姓信徒则每五年会至北投集应庙迎回神像、林氏夫人绕境[10]

大安区并无传统大庙,过去在农业社会时分成陂心、十二甲、昭和町、龙安陂、内埔仔庄等五庄头,以五年为一轮,轮到的庄头村民会去景美集应庙请神,以于农历正月十四日回大安绕境[11]。像是高玉树也会来此庙祈求台北市长胜选[12]

新北市树林区柑园地区的东园、西园、北园及柑园这四里,从日治时期开始有九月初一迎尪公的习俗,相传当地农民秋收时有虫害所苦,便远赴木栅忠顺庙、景美集应庙请来了保仪大夫、保仪尊王神像,在石头溪一带绕境保平安[13]

农历十月十五日圣诞时,景美地区各庙宇会联合绕境,也就是过去著名的“景尾大拜拜”[1]

日治时代,万华万新铁路可到景美[14]林衡道回忆,该时期大稻埕富商的妻子有组织姐妹会,会来景美集应庙膜拜安史之乱杀小妾作食物的张巡,以泄对丈夫纳小妾的不满[4]

Remove ads

参考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