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暗空保育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暗空保育区(英语:dark-sky preserve,简称DSP)通常围绕着公园或天文台,是限制人为光污染一个区域。暗天运动的目的通常是促进天文学。然而,天文学并不是保护黑暗天空的唯一目标。黑暗的夜空与历史、哲学、宗教、社会发展、诗歌、歌曲、数学和科学等诸多方面有关[2]。 因此,保护DSP对于了解我们的环境历史是必要的。因为国际组织已经独立地创建了他们的项目,不同的术语被用来描述这些领域。国际暗天协会(IDA)使用国际夜空保育区(IDSR)和国际夜空公园(IDSP)。 2015年引入了第三个名称,即国际夜空保护区(International Dark Sky Sanctuary,IDSS)。

历史
国际暗天协会(International Dark-Sky Association,IDA)成立于1988年,旨在保留公共或私人土地,以欣赏夜景和星空。这些保护区专门为其科学、自然、教育、文化、遗产和公众享受而保护[3]。
1993年,密歇根州在哈得孙湖州立娱乐区指定一块土地,成为美国第一个有"暗空保育区"的州。1999年,第一个永久性的保护区是在加拿大南安大略省马斯科卡区的托伦斯不毛之地建立的。
国际暗天协会(IDA)对全球范围内的黑暗天空区域进行三类识别和认证。加拿大魁北克的蒙特梅甘蒂奇天文台是第一个(2007年)被确认为国际暗空保育区的此类地点[4]。IDA承认位于犹他州的天生桥国家纪念区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夜空公园(IDSP)[5]。在2015年,IDA引入了夜空保护区(Dark Sky Sanctuary)一词,并将智利北部的埃尔基山谷指定为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夜空保护区。这座夜空保护区是以智利诗人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的名字命名的[6]。
人们普遍认为,暗空保育区或暗空保护区应该足够黑暗,以促进天文学的发展。然而,情况并非总是如此。暗空保育区的照明协定基于野生动物对夜间人造光的敏感性(ALAN)[7]。
基于加拿大皇家天文学会的工作,加拿大已制定了广泛且更严格的夜空保护标准,该标准涉及DSP内的照明以及该地区的城市地区霞光的影响。
Remove ads
黑暗天空之地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