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有毒职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有毒职场(Toxic workplace)是对职场(多半是办公室)的非正式隐喻,其特征是职场的成员之间有明显的人际冲突。有毒职场环境会减低组织的生产力,会破坏职场的效率以及员工的福祉,甚至会影响公司的生存能力。
![]() |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5年6月16日) |
历史
“有毒”(toxic)一词用来作为不良人际关系的隐喻(而不是说明工作环境中含有毒性物质),最早是出现在1989年有关护理领导的书籍中[1][2]。书中将一个高度冲突,无法合作的有毒工作环境,和有共同价值观,可以积极聆听的良好工作环境作对比[1][2]。
特点
有毒职场是由“有毒”的雇主或员工的行为所产生的,这些人是被个人利益(power, 金钱, 名声或是特别的社会地位)趋使而工作,会用不道德的方式或是行为心理操纵或贬低身边的人,使其挫败,或是分散注意力,不让别人注意到他们的不当行为或是表现不佳。有毒的工作者对其工作环境及其同事没有责任感,特别在对其他人的伦理以及专业行为上[3]。有毒的工作者定义和其工作者关系的方式不是依组织结构,而是依他们是否喜欢,是否信任[4]。
依照职场暴凌机构(orkplace Bullying Institute)的研究,在2017年至2021年之间,有19%的美国人在工作中遭遇虐待行为[5][6]。
职场暴凌机构在2017年指出61%的暴凌者是老板[7] a figure which rose to 65% in 2021.[8]。McKinsey & Company在2022年的研究指出女性成为有毒职场受害者的比例比男性多41%,其倦怠的风险也会更高[9][10]。
Remove ads
对企业和组织的影响
有毒职场会伤害公司和员工,就算不是被霸凌对象也是一样。同事们要在闹剧、八卦新闻以及持续的敌意中选边站,因此无法专注工作,最后导致生产力的流失[11]。当员工因为这些事而分心时,无法投入时间和精力在工作上,也就无法达到营运目标。积极主动且有道德感的员工可能会举报这些有不良行为的同事,但可能反而成为攻击目标(可以参考吹哨人)。有害员工的长官可能会被员工所恐吓,因此试着取悦员工,避免冲突。长久下来,积极主动的员工会对工作不热衷,且认为管理阶层无能及没效率。这会造成工作成效的不佳,员工会认为不受重视,因此形成恶性循环。
相关条目
- 虐待关系中的权力与控制
- 滥用监督
- 霸凌
- 减少生产力的工作行为
- 恐惧文化
- going postal
- 踢猫效应
- 媚上欺下
- 工作场所中的马基雅维利主义
- 职场中的自恋
- 自恋型领导
- 组织公民行为
- 组织文化
- 职场中的心理病态
- 职场的尊重
- 有毒领导
- 职场霸凌
- 职场包容力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