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有色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有色体[1](英语:chromoplast)又称杂色体[2]、色质体[3],是植物、藻类等能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种质粒体[4],通称含有色素的质粒体,常和没有色素的白色体比较。有色体因含有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辣椒红素等色素而呈红色、橘色或黄色,其中类胡萝卜素占一半以上[5]。有色体是进行生产与储存色素的场所[4],为许多植物花瓣、果实与老叶的颜色来源[6]。


形态


有色体大多在植物有色的器官细胞中被发现,如水果和花瓣,其中的色素为这些部位的颜色来源,主要的目的为吸引昆虫等动物前来协助授粉或传播种子,另外也出现在胡萝卜的根部等贮藏结构中。有色体中的超显微结构有许多类型,因不同植物而异[7],多数为球状(globulous),类胡萝卜素与质粒体小球结合,如向日葵、蒲公英等的花瓣中的有色体[5];水仙的花瓣与番茄果实的有色体为膜状(membranous),具有多层的膜,类胡萝卜素位于膜上;辣椒果皮与黄瓜花瓣中的有色体呈细丝束状(tubulous),类胡萝卜素位于细丝上;结晶状(crystalline)有色体中的胡萝卜素形成结晶,胡萝卜根部的有色体即属此类;另外有些犁头尖属植物的有色体则有交织成网状的细管组成[6]。
转换
有色体和白色体、叶绿体等质粒体关系均很密切,皆是来自蓝绿菌的内共生[7][8],在某些情况下可互相转换,如植物的果实成熟时,叶绿体和白色体可以转换成有色体,进而改变果实的颜色。叶绿体转换成有色体的过程中,其类囊体的膜结构会渐被分解,质粒体小球(plastoglobuli)增加,先形成同时含有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过渡型质粒体,再转换成不含有叶绿素的成熟有色体[6]。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