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朗缪尔环形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朗缪尔环形山(Langmuir)是位于月球背面南半部一座古老的大撞击坑,约形成于39.2-38.5亿年前的酒海纪[1],其名称取自美国化学家欧文·朗缪尔(1881年-1957年),1970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描述
该陨坑位于东方海西南部,介于西北偏北的切比雪夫环形山和东面的布劳威尔环形山之间,部分坑壁覆盖在这二座更大的陨坑上,并使它成为三座陨坑中最年轻的一座,其喷出物构成的外侧垒部分覆盖在切比雪夫环形山坑内,而西南坐落了比它更大的布丰环形山[2],该陨坑中心月面坐标为35.85°S 128.89°W,直径91.5公里[3],深度约2.83公里[1]。
朗缪尔环形山未受到严重的撞击侵蚀,许多原始特征仍保持完整,坑壁边沿较为清晰。其西侧段因覆盖在更大的切比雪夫环形山边缘上而稍显磨损,沿西北和西南侧各覆盖有一座醒目的撞击坑。陨坑南半侧内坡较其它部分更宽坦,几乎为北侧的二倍。环内壁分布有一些较小的阶地状结构,而西南内壁上沿则显示有一些崩塌的迹象。朗缪尔环形山坑壁最大高出周边地形1430米[1],内部容积约8081公里3[1]。坑底因南北侧内壁宽度不等而略显偏北,其中西部地表相对平整,而东部较坎坷,中心点偏东北处坐落了一座由斜长岩(A)、含85-90%斜长石的辉长-苏长-橄长斜长岩(GNTA1)及含80-85%斜长石的辉长-苏长-橄长斜长岩(GNTA2)构成的月牙状大中央峰。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另请参阅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