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韩国将棋

一种棋类游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韩国将棋,又称韩国象棋朝鲜将棋朝鲜象棋高丽将棋,是流行于朝鲜地区的象棋类游戏,与中国象棋有相近发展的关系,在宋代以前由中国传入高丽[1]

更多信息 韩国将棋 장기, 简介 ...
Remove ads

棋具

棋盘

韩国将棋的棋盘由9条緃线和10条横线构成,中心底部三行有交叉线形成九宫,与中国象棋的棋盘大致相同,差别在于没有河界。棋子与中国象棋一样放置于线的交叉点而非格子。


棋子

韩国将棋的棋子是八角形,棋子大小不一。楚/汉为最大,表示它的重要性;然后为车、包、马和象为第二大;士、卒/兵为最小。另外朝鲜以官/将代替楚/汉。先手方为楚,以蓝色或绿色代表,棋子名以草书汉字书写;后手方为汉,以红色代表,棋子名以正楷汉字书写。棋子只有一面写着棋子名,背面为空白,唯楚/汉例外两面都写着楚/汉,做为虚手时的用途,详见后述。

行棋规则

选择开局配置

韩国将棋主要有四种开局配置,在对局开始前,双方各自都可以自由选择其中一种配置,即双方的配置可以不相同。虽然楚方是先手,但选择配置时,是由汉方先选择,才轮到楚方。配置选好后就不得更改,并由楚方先行。配置的名称主要是根据象的位置决定的。在北朝鲜地区,左象和右象配置的名称与韩国的名称相反,因为北朝鲜是根据比较靠近九宫的象在九宫的哪边而命名的,本条目采用的是韩国的配置名称。


内象配置


外象配置


左象配置


右象配置


传统规则还有第五种“机动车配置”,如下图,但在韩国现今比赛规则中已废弃,休闲的对局也多半不采纳,仅存在于北朝鲜地区。


机动车配置


Remove ads

棋子的移动

将 (楚/汉)

将 (楚/汉)[注 1]的走法为在九宫内沿着直线或斜线走一步,不能离开九宫。此外将还有虚手、照面等规则,详见后述。


士的走法为在九宫内沿着直线或斜线走一步,不能离开九宫,即与将相同。


车的走法为沿着直线或九宫的斜线走任意距离。


包的走法为沿着直线或九宫的斜线跳过一个棋子走任意距离[注 2],但有限制包不能吃包,且也不能跳过包移动,无论自己的还是对手的均不可跳过,故韩国将棋没有双包杀。以下图例中,蓝圈处为蓝包能走的地方,红圈处为不能走的地方;蓝包可以吃掉红车,但不能吃掉左边的红包,同时它也不能吃掉蓝包;而右边的红包也不能吃蓝车。


马的走法为直一步再斜一步,即与中国象棋的马相同,路径上若有棋子同样会被拐脚。以下图例中,蓝圈处为马能走到的地方,红圈处为拐脚点:


象的走法为先走马的步伐后再朝同方向继续斜走一步,即直一步再斜两步[注 3],路径上若有棋子会被拐脚和塞眼。以下图例中,蓝圈处为象能走到的地方,红圈处为拐脚和塞眼点:


卒/兵

卒和兵[注 4]的走法为沿着直线或九宫的斜线前进一步,或横走一步[注 5],不能后退。[注 6]


将军、应将和将死

当将可以被对方的棋子吃掉时,即被“将军”,必须立即做出做适当的手段阻止将军,为“应将”;如果无法应将则输掉棋局,称为“将死”。下图例中,楚方的象跳至蓝圈处可将死汉。


照面

当将主动移到和对方的将在同一直线上且彼此间无棋子时,为“照面”,目的是邀请对方和局,被照面的一方若没立即移开或用棋子遮挡就必须接受和局。下图例中,楚方无法避开汉方的照面,只能接受和局。


虚手

轮到走棋的一方可以把自己的将翻面,表示弃权不走棋,直接让对方继续下,此动作为“虚手”。除了被将军时之外,任何时候都可以自由虚手,也没有次数限制。双方都虚手则和局(可视为重复局面的一种特例)。韩国将棋没有困毙或逼和,当一方无子可动时只是被迫虚手,对局仍旧继续进行。

重复局面

当出现重复局面时,双方不变则和局。

传统胜负制规则和计分制规则

传统胜负制规则

传统胜负制规则中,将死对方是唯一胜利的方式,当所剩子力无法取胜;或双方互相虚手;或一方照面另一方没避开;或出现重复局面时均为和局。传统胜负制规则现今仍可见于休闲的对局中,但有逐渐被计分制规则取代的趋势。

计分制规则

在现行的比赛多采用大韩将棋协会所制定的计分制规则,杜绝任何形式的和局。当遇到传统规则中和局的情况时,会以剩余棋子的分数总和判定胜负,汉方可以额外加分,多分者胜。棋子的分数如下:

更多信息 剩余棋子, 计分 ...

值得注意的是,棋子的分数并不完全等同棋子在实际对局的效力。

记谱方式

现今韩国将棋的记谱方式是先以座标定位要移动的棋子,再写棋子名,最后再写目标处的座标。座标均以楚方的视角为基准,以两个阿拉伯数字表示;第一个数字表示横线,由上至下依序为1至9,最底为0;第二个数字表示纵线,由左至右依序为1至9。如:76象53,记录象从76的位置移动到53的位置。在大韩将棋协会第三次修定前的记谱规则中横线是以汉字数字一至十表示,其余无异。


Thumb
韩国将棋记谱座标

术语对照

更多信息 中文, 韩文 ...

与中国象棋的比较

更多信息 比较, 韩国将棋 ...

历史

韩国将棋可能从中国北宋或更早期流传的象棋演变而来。最早是以象棋、象戏、象奕为称呼,在朝鲜王朝之后称为将棋[3]。韩国将棋在朝鲜仁祖时期张维的《谿谷集》中已有记载,其规则基本上与现代规则无异。[4]

张维 《谿谷集》〈象戏志〉

原文
象戏者,局戏象兵势也,其为局也。东西九道,南北十道。南北之边,画九宫焉,斜通而凑于中,将之位也。子各十有六,将一,将军也;士二,谋士也;车二,战车也;包二,炮也;马二,骑也;象二,战象也,卒五,徒也。将居九宫之中,士居其后之左右,象居士之左右,马居象之左右。象与马,虽互列焉可也。车居马之左右,包居车之前二罫焉。卒列居包之前行,而各间一道以竟局焉。将行一道,前却左右无拘,然不出九宫也。士行如将也。车行直,长短纵横前却无拘也。包行如车,然必有乘也。惟包与包,不相乘也,亦不相食也。马行二罫也。象行六罫,经三而纬二也。然马有阻其前,象有阻其前及二罫者,皆不得行也。卒行一道,可左右而不可却也。敌当其行,欲食者食之,先得其将者胜,不能相胜者平。将与将相对,以将就之者请平也,此其大势也。奇正之妙,存乎其人。
白话
“‘象戏’是一种模拟用兵形势的游戏。棋盘纵向由东向西画为十道、横向自南而北画为十道,南北自棋盘边各画一处九宫格,有斜线通过九宫格的中心点,这是棋子“将军”的位置。双方各有棋子十六颗,一颗“将”指将军、两颗“士”指谋士、两颗“车”为战车、两颗“包”为火炮、两颗“马”是骑兵、两颗“象”是战象,还有五颗“卒”是步兵。将放在九宫的正中,士放在将后一线的左右,象在士左右、马在象左右,但象马可以交换位置。车放马旁边、包放车前隔两格的对角。卒放包前一路,之间互相间隔一路。将一次走一道,往前后左右都可以,但不能出九宫;士跟将一样。车走直线,长短或前后左右都不限;包的走法类似车,但行进中必须隔一子当做所乘的工具,而包跟包不可以互乘、也不可以互吃。马走两个格子的对角线,象走六格(纵三格横二格)的对角线;不过马的前一路有别的棋阻挡、或象的前一路或前两格的对角线上有棋阻挡时,都不可以走。卒一次走一格,可以向左右但不可以向后。对手的棋子挡在行棋目标上时,想吃就可以吃掉。先捕获对方将军的一方就获胜,两边都不能赢对方就平手。如果双方将军相对,移动将去对上另一方的人可以请求平手。这是大概的规则,但其中出奇招或用正步的变化之妙,都要看棋手的应对。”


注解

参考

参考文献

参见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