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木兰围场围座列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木兰围场围座列表列出历史上木兰围场所属的小围场。
木兰木场的小围场,或称围[1]:208[2]:6、围场[3]:76、小围[4]:18[3]:76、围座[5]:19、处[1]:208,即猎场[2]:6。小围场之间以自然山川地形为界[3]:76,并没有明显的界限[5]:19,相互之间相距数十里或数里。每一围以冈阜为依,周围为林草[2]:6。每一围大多以当地的自然特征命名[5]:19。除满语命名的永安莽喀围、永安湃围[2]:7,藏语命名的达颜德尔吉围[3]:82外,阎崇年指,“69个围场,因原是蒙古放牧之地,故多用蒙古语称呼[2]:7。”
小围场的数量,有说法最初为67处,后增加5处,即俗称“围场七十二围”[6][1]:208。北京图书馆保存的清朝官方满文版木兰围场地地图中,以满文标注了72处小围场。同时,该地图上没有标注嘉庆年间兴建的东庙宫(兴安大岭神祠)、西庙宫。当代研究者孙果清据此推测地图绘制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前[4]:18—19。
道光《承德府志·卷首二十六》载,“凡围场六十有七”[4]:18。该书的说法是因西界围场在统计总数时少算一围,故将总围数六十八说成六十七[1]:209。光绪《大清一统志》载六十七处。孙果清认为,道光年间开始,一些小围场因“日久也就荒废消失了”。所以道光之后文献记载围场数量减少[4]:18。光绪二年(1876年)八月,热河都统瑞联奏折称:“合计一围必须二三十里,统计七十二围。”光绪六年(1880年)十二月,热河都统崇绮奏折:“查围场原设七十二处,分隶八旗……”。研究者王清华认为,两位热河都统的说法,是因为他们“习惯了山庄御定的七十二景”[1]:208—209。
1978年、1979年,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等单位进行实地考查,证实清初有小围场72处[4]:18。研究者王志伟指出,可以确定名称的小围场有80处[5]:19。
Remove ads
诸围座
诸围座资料来源于王志伟《肄武习劳的王朝遗产 清帝木兰秋狝大典》一文的“附表:木兰围场各围座一览表”。该表参考《避暑山庄大辞典》、《木兰围场风情史话》制作[5]:20—21。
王志伟文章中没有说明围座名是蒙古语,还是满语[5]:20—21。依阎崇年的说法,“69个围场”中,除永安莽喀围场、永安湃围场外,均是蒙古语命名[2]:7。此外,研究者王飞飞提及,在今新拨乡的达颜德尔吉围为藏语“会吉祥”[3]:82。
研究者胡汝波指出,小围场的名称通过简化、翻译、转音成为今乡、镇、自然村的名称。虽“和原称有别,但间接地将72围场名称继承下来[7]:33”。
Remove ads
备注
注释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