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本杰明量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性别取向量表(英语:Sex Orientation Scale,简称SOS)是哈利·本杰明于1966年提出的一种分类方法,旨在对出生时被指定为男性的人群中异装癖易性癖的各种形式和子类型进行分类与理解。[1][2]这是一个七点量表,其中包含三种类型的异装癖、三种类型的易性癖,以及一个代表典型男性的类别。此量表类似于和性取向相关的金赛量表,后者同样分为七个类别。[3]

与金赛对性取向的理解类似,本杰明认为性别认同性别表现的本质并非离散的刻度,而是一个具有多种变化的光谱或连续体。然而,本杰明量表并不反映现代对性别认同的理解,[4]并且作为当代诊断工具的实用性有限,[5]尤其是因为它将性别认同性取向混为一谈。

本杰明担心为患者进行性别肯定手术的外科医生可能面临法律后果,因此在决定是否推荐某人接受手术时,他侧重于患者是否能够成功融入目标性别社会,以及是否不太可能对自己的决定感到后悔——此外,还要求患者拥有稳定不变的性别认同[6]

Remove ads

性别取向量表(SOS)

本杰明区分了异装癖易性癖同性恋。他将异装癖定义为穿着或表现为异性,但对自身生殖器没有不适感。相较之下,变性者则对自身身体感到极度不适,并寻求医疗介入,以便能够以异性身份生活。变性者常觉得自己“生错了身体”。基于这一区分,本杰明创建了一个七点量表,称为“性别取向量表”,灵感来自阿尔弗雷德·金赛的性取向量表。“类型〇”指的是对自身性别没有任何矛盾的人,即现代术语中的“顺性别者”。其余类型一至六则构成从异装癖到易性癖的光谱,两者分别处于量表的两极。

生理性别与性别角色的迷失与犹豫(男性)

更多信息 群组, 类型 ...

本杰明指出:“必须再次强调,剩下的六种类型并非且永远无法被明确区分。”[1]

本杰明补充了一条警告:

“此处的意图在于指出对于异装癖与易性现象或许存在多种概念及分类方式。未来的研究与观察或许能够确定哪一种分类方式最为接近真相,进而有可能获得对其成因的理解。”[1]

本杰明的量表参考并使用了阿尔弗雷德·金赛的性取向量表,以区分“真易性癖”与“异装癖”。[7]

Remove ads

现代观点

当代对于性别认同与分类的看法与哈利·本杰明最初的观点存在显著差异。[8]性取向现今已不再被当作诊断标准,亦不再用于区分变性者异装者以及其他形式的非常规性别行为与表现。现代观点还将恋物性异装症排除在跨性别认同与分类范畴之外,原因在于这种类型的异装癖性别表现或认同并无关联,而是一种明确的性现象,最为常见于既非跨性别亦非同性恋的人群。本杰明的量表是针对异性恋跨性别女性所设计,因此跨性别男性的认同无法与这些类别相对应。[9]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