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本山矿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本山矿体,位在台湾新北市瑞芳区金瓜石地质公园内、黄金神社的上方。[1]本山本脉南北延伸达2,000多米,垂直分布由海平面下百余米至地表超过700米,是金瓜石地区主要金铜矿脉。[2]

地质构造

本山矿体为中世纪沉积岩及石英安山岩所构成,北端及南端位于沉积岩内,中段位在石英安山岩内。[2] 属于裂罅充填及矿染矿床,[3] 矿脉呈南北走向,矿体倾斜80度直立。[4]

岩石与矿物

本山矿脉北端为本山矿场,岩石为硅化安山岩,安山岩受热液换质作用(metasomatism,又称交代换质作用),由矿化中心的硅化作用往外渐变为黏土化作用,再往外变成绿泥石化作用,又称为青磐岩化;南端为树梅矿场,发育于南港层砂、页岩中。[2]

硅化安山岩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矿物,如石英和石髓,硬度接近7,坚硬不易风化,本山矿脉露头便是这类硅化安山岩的富矿体,在1894年发现金矿,因外形似金瓜,称“大金瓜”,为金瓜石地名之由来。[5] 后来经露天开采,现已不复见。[6][7]

本山矿体矿物为含金黄铁矿硫砷铜矿吕宋铜矿及少数法马丁矿,脉石矿物则有石英重晶石明矾石高岭土等。本山矿体金矿品位高且成色足,常见于黄铁矿或硫砷铜矿,但不易以肉眼辨识,仅在少数富矿体里发现如砂粒大小的黄金颗粒。[6]

矿业发展

1896年由日人田中长兵卫取得金瓜石矿山矿权后,进行开采本山矿体。1925年金瓜石矿山开发权转卖给金瓜石矿山株式会社,1933年金瓜石矿区再度易手,由日本矿业株式会社收购,并成立台湾矿业株式会社;战后由国民政府接收后,台湾金属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台金公司)经营至1987年。[5]

采矿方式除了本山露头以露天开采方式之外,其余则采坑道采矿,自露头向下,每隔100至150米开凿坑口,找到矿体后,沿矿脉开凿坑道进行采矿,主要坑道间有辅助坑道,使上下坑道相接,作为采矿准备、砂土填充、运送、通风等功能。[3]

本山矿体约海拔560.5米处开凿本山一坑,528米处开二坑,476米处开三坑,404米处开四坑,[8] 共开凿九坑,第八坑、第九坑已达海平面以下。[7]坑坑相连,水平坑与竖坑坑道长度合计超过600公里。[9]

本山山头原本海拔约660米,经历百年的露天开采之后,[7]原本的山头位置已降至与本山三坑坑口(已消失)齐平。[10]

工业遗产再利用

1972年金瓜石地区停止开采金矿,台金公司逐一撤收封闭本山矿体的矿坑,[11] 于1987年宣告停止营运,将设施、土地转移给台湾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台湾糖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后续管理。2004年台北县政府与台电公司、台糖公司三方共同资源整合,[12]本山五坑周围矿业设施规划为黄金博物园区(现为新北市立黄金博物馆),以现地保存聚落纹理与景观特色,透过博物馆研究、展示、教育、推广等功能,呈现矿业文化遗产的内涵。[13]

露天开采的本山矿场规划为金瓜石地质公园,为观察多样地质遗迹之自然场域,例如东西向断层裂隙、青磐岩化安山岩、黏土化安山岩、石英安山岩体等。[14] 此外,优人神鼓剧团曾于2015年以5年为期,向台电公司承租本山矿场约0.8公顷的土地使用权,作为训练及演出场地,命名为亘古剧场。[15]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