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朱士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朱士xíng(203年—282年),又称朱子行朱士衡,法号八戒颍川(今河南禹州市)人,三国时期魏国佛教僧侣,为汉族地区最早的西行求经僧侣,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僧人。

他可能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中人物猪八戒的原型。[1]

生平

少年出家为僧,但未受戒。直到公元250年,印度律学沙门昙柯迦罗洛阳译经,在白马寺建立戒坛,首创戒度僧制度。当时朱士行正在洛阳,立志学佛,首先登坛受戒,成为汉人第一个出家受戒的比丘

朱士行因《僧祇戒心》而皈依羯磨法,并受戒成为比丘。出家后讲《道行般若经》于洛阳,后感难以理解,决意西行求原经[2]甘露五年(260年)从长安于阗学习直至身故。[3]期间写得梵本《放光般若经》。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其弟子法饶送回洛阳元康元年(291年)由无罗叉竺叔兰译为汉文[4]。该经文对汉传佛教影响深远[5]

传说

据说在他圆寂后,当地人按照西域荼毗法焚烧他的遗体时,居然“柴薪灰尽,遗体不损”,众人啧啧称奇。当时有一位高僧合十诵念道:“汝果得道,身自当灭迹,何必如此惊世。”旋即,遗体闻声而化。佛门中有句话“金刚不坏之身”也就由此而来。

相关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