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朱家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朱家民(1570年1月21日—1643年1月31日[1]),字同人,號任宇,雲南曲靖府南寧縣籍,南直隸揚州府江都縣人[2],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朱家民世居關羽祠傍,母親夢見大蛇自祠出現纏繞其家,之後生下他,他年幼被稱為神童,每天背誦萬言,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中舉人,三十五年(1607年)會試中副榜,授涪州知州,在地方清理戶口、除去包賠、給民牛種、壓制豪強、興辦學校、便利商賈,又贊助四川參政陳大道重修學宮,設置學田以養育士子[3];舉卓異陞潮州同知亦有名聲,改任真定宣府理餉同知,天啟二年(1622年)舉邊才擢貴陽知府,遇上彝族安邦彥叛亂,他奉貴州巡撫王三善命令到四川和河南乞求援兵解圍,並在當地撫恤傷殘,招攬流民,寬免徭役,民生漸有起色。
之後朱家民父親朱南炳逝世本應歸鄉,朝廷奪情擢為貴州按察司安普監軍道副使,加右參政銜,崇禎年間轉貴州按察使,判案多從輕處理,監獄空虛,進貴州左布政使,以平寇有功,事成後餘餉六萬,加俸一級,恩廕二子世襲指揮,召對賜宴獲推任延綏巡撫,他卻四次上疏乞歸,致仕回鄉[4],為人節儉好義,篤於鄉黨,在省城設立府會館儲藏書籍、養育士子,人們都稱頌他[5],崇禎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1643年1月31日)逝世,葬於城西勝峰山[1],著有《端俗約言》流傳,後以第三子總兵朱潮遠顯貴贈官榮祿大夫。
安邦彥作亂後,雲南、貴州土酋叛亂,攻陷安南等上六衛,雲南道路中斷,其後雖然再次通行,苗族人依然出沒為患,他率領參將許成名等人討平盤江外阿野、魯頗各寨,於是在盤江、西坡、板橋、海子、馬場等要害建築石城,明熹宗嘉獎功績,賜盤江為連雲城,西坡為有嘉城,板橋為靖氛城,海子為恬波城,馬場為奏膚城,不久又在其間增築六城:於歸集築龍新城,亦資孔築資孔城,頂站築鼎新城,定頭築定邊城,尾灑築維藩城,阿機築石基城,設備齊全,群苗惕息,道路晏然;盤江河水洶湧,船隻多沉沒,他仿效瀾滄橋,煉鐵為粗繩三十六條,長數百丈,懸掛在兩崖石上,覆上木板,類似四川棧道,道路始得通行[2][6][7][8][9][10]。
Remove ads
家族
父朱南炳,贈通奉大夫;母任氏,贈夫人;娶李氏,教諭李長春女;子三:貢生朱服遠,貢生朱賓遠,游擊朱潮遠;女三:朱女姐,訓導潘德峻妻,朱安姐,廩生伯世封妻,朱三姐,知縣林之翰妻[1]。
引用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