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小薯茄
香港網上短片製作團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小薯茄工作室有限公司(英语:Pomato Studio Limited)是香港一个网上短片制作团队,2016年9月正式开始营运。现时有八位幕前演出的成员,包括程仁富(程人富)、蔡晓童(童童)、吴冰(阿冰)、关浩杰(阿J)、邓丽英(丽英)、姚泽汶(肥蚊)、朱柏熹(朱Mic)及李倩同(阿belle)。另外导演高江凌(高Ling)是其中一个有名的幕后人员,有时也会出现在幕前。
此条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2025年10月5日) |
此条目疑似为广告或包含宣传性内容。 (2025年3月1日) |
小薯茄频道有不同系列,包括《雪柜冷笑话》、《发达大计》、《FINALLY嚟喇》、《FINALLY又嚟喇》、《冰戏富》、《冰爱富》、《薯茄PartyGame》[2]、《庖丁解童》、《小薯茄吾识问答大赛》、《小薯茄吾识港问答比赛》及清谈节目《蕃茄薯仔talk》等。
Remove ads
历史
小薯茄的成员均在1990年代出生。[3]初创成员高江凌、黄家富、关浩杰和陈健欣就读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一次功课合作后,他们发现很合得来,所以决定继续制作短片。[4]他们不断参加比赛,并用奖金购买拍摄器材。[5]高江凌和黄家富也是在电影学院相识。[1]
2016年毕业后,高江凌没有投身电影界,而是找来之前曾合作的同学,开始拍摄网上影片,他们租了工厂大厦单位作工作室。[5][1]小薯茄由高江凌和黄家富创办,于9月正式开始营运Facebook专页,最初有8名成员,包括3名全职员工,当时成员大部分为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高级文凭2014年(第四届)毕业生。[4][1]
小薯茄初时制作关于香港人生活的短剧,影片长度介乎几十秒到两分钟[6][7],以友情、亲情、情侣关系、生活点滴为主[3]。影片剧本主要由高江凌和黄家富创作,他们密切关注最新网络热话,以了解香港人的生活节奏。[4]《香港经济日报》认为,“小薯茄短片中的人物不多,但人物性格够‘贴地’,深得大批网民喜爱。”专栏作家沈桃认为小薯茄的影片“剧情搞笑,易引起共鸣”。[3]小薯茄的人气为成员带来不同工作机会 。[6]
小薯茄一开始制作外国流行的7秒搞笑短片,但观众反应一般,因为笑点是片段完结后发生的事。他们发现观众更喜欢明显、直接的表达方式。因此他们分析搞笑影片成功的元素和摸索观众口味,之后逐渐发展出自己的一套。[4][5]
2020年4月25日,小薯茄参加了YouTube与香港演艺人协会合作的“StayHome #WithMe”活动的全日直播,鼓励人们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留在家中。[8][9]10月11日,小薯茄在虚拟YouTube FanFest上直播。[10]
2021年4月20日,小薯茄与三个香港YouTube频道试当真、啱Channel和FHProductionHK合作,进行共四小时直播,当中包括清谈环节及放送新影片。[11]活动的发起人之一,试当真创办人之一游学修称“改朝换代真的要开始了”。[12]5月29-30日,小薯茄联乘麦田捕手假日市集在D2 Place举行“Siu4市集”。[13][14]
2021年9月,小薯茄五周年主题广告登上92号电车全车车身。9月4日下午,小薯茄租用该电车与观众见面。[15][16]12月,YouTube公布“香港2021年度十大热门创作者”,当中“Pomato 小薯茄”(主频道)获得第四位。[17]
2022年小薯茄迈向六周年,于年中推出不同So Funny Ah记念品及与Casetify推出联乘手机壳,并于9月在旺角麦花臣场馆举行一连五场现场表演“It's Party Time!”(表演嘉宾:洪嘉豪、专家Dickson、冯允谦、岑宁儿、陈柏宇、汤令山)。
Remove ads
成员

- 程仁富(程人富),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高级文凭和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学士,2016年大学三年级时收到小薯茄邀请演出。[18]
- 蔡晓童(童童),小学六年级遇上戏剧,并于2017年读中学时加入小薯茄。[19][1]
- 关浩杰(阿J)[3],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高级文凭,主修表演技巧,比程人富等人大一届,加入小薯茄前曾参加灵异真人show《我们都是这样撞鬼的》,及在无线电视当临时演员,演出作品包括:回到三国、耀舞长安及护花危情。
- 吴冰(阿冰),毕业于香港知专设计学院传意设计及数码媒体学系电影及电视高级文凭[20],渴望成为演员,后来经幕后成员介绍加入小薯茄。[21]
- 邓丽英(丽英),中学毕业后戏剧老师推介电影选角而入行,之后就读香港浸会大学国际学院。[18]参演ViuTV剧集《教束》后经程仁富推荐加入小薯茄。[22]
- 朱柏熹(朱Mic),毕业于香港岭南大学工商管理学士[23],于2021年加入小薯茄[24]
- 姚泽汶(肥蚊),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曾演出小薯茄早期的影片,于2021年重返小薯茄[来源请求]
- 李倩同(阿belle),于2025年加入小薯茄。[来源请求]
舞台剧
著作
广告代言
小薯茄与多位名人、企业、政府机关合作拍摄广告,例如消费者委员会,[4]以及古天乐、梁咏琪、郑伊健、郑秀文等艺人。[31]在2017年下半年,小薯茄接了约20个广告合作,每个广告收费约二至三万。[7]小薯茄会把广告产品与日常生活连结,再放大共鸣位,令观众接受广告。例如在Subway的广告中,他们将香港人点餐时由于英语技能薄弱,只会说“这个这个”的情境放大。即使影片显然是广告,但观众也非常接受,高江凌认为是因为他们成功戳中共鸣位。[4]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