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朱襄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朱襄陵或称朱襄氏陵朱襄氏墓[1]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大仵乡朱贡寺村[2]。是全国四个炎帝陵之一[3]。2003年,列为商丘市文物保护单位[1]

事实速览 朱襄陵, 商丘市文物保护单位 ...

炎帝出于神农氏,“朱襄氏”被认为是“炎帝神农氏”,故为炎帝陵[3]。此墓所在原为一座土丘,树有“朱襄氏之墓”的石碑。当地有建文帝朱允炆逃难于此,拜祭其朱姓先祖朱襄氏的传说。明朝成化年间,此地形成村落,后建观音寺。观音寺因位于朱襄氏陵前,后又称朱寺[1](或称朱贡寺[3])。《柘城县志》有朱襄陵相关的诗篇十余首。其中最为知名的为清朝康熙年间窦克让所做《朱襄氏墓》:“柘东十里极苍茫,碑石犹传是上皇。鼓瑟调和花木实,空余陵寝在蓁荒[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朱寺不存,原有建筑改为小学。朱襄陵的土丘亦因村民挖土之故,日渐缩小。小学搬迁后,此地仅余一座高约1米的土丘、三间大殿,以及一棵皂角树[1]。2002年,朱贡寺小学搬迁[2]。当年(或说2001年),柘城县人民政府为发展旅游业,拨款修缮。陵墓被加高至10.9米。此时,陵前有“炎帝朱襄陵”碑刻、香池、4座碑楼。2003年,商丘市人民政府批准朱襄陵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政府拨款修复山门,增建围墙,以及树立保护标志,划定保护范围[1]。虽然政府进行了修缮,但朱襄陵未吸引到游客,长期处于荒废状态[2]

2008年,朱贡寺村人、柘城县退休干部李松林投资120万元(或说筹集150余万元[2]),在陵前增建700平方米的建筑[1],并修缮建筑。所建建筑为炎帝大殿、东西偏殿,修缮了山门和侧房[2]

Remove ads

注释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