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朴栖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朴栖甫(韩语:박서보;1931年11月15日2023年10月14日),原名朴在弘(박재홍),韩国画家、艺术教育家,韩国单色画运动(Dansaekhwa)的核心奠基者之一。[1]

事实速览 朴栖甫, 出生 ...

早年生活与教育  

朴栖甫出生于日治朝鲜庆尚北道醴泉郡。1950年考入首尔弘益大学绘画系,师从抽象画家金焕基(Kim Whanki)。同年朝鲜战争爆发,学业中断并被征入伍。战后重返大学,1954年毕业于西方绘画专业。为避免再次被征召,他将本名“朴在弘”改为“朴栖甫”。战争期间物资匮乏,他曾以饭盒为画布创作自画像,该作品后被盗遗失。[2]

艺术生涯  

早期运动与欧洲经历  

1957年,朴栖甫参与创立“现代艺术家协会”(Contemporary Artists Association),推动韩国无具形艺术运动(Art Informel)。该运动强调触觉与冥想,成为单色画运动的前奏。  [3]

1961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学金赴巴黎,参加“世界青年画家”驻留计划。旅居期间受安东尼·塔皮埃斯等欧洲艺术家影响,并利用废弃材料创作,如用旧丝袜烘烤制成类似烧焦皮肤的作品。  [2]

Écriture系列与单色画运动  

1967年受幼子在方格纸上涂鸦的启发,开始创作“Écriture”(描法)系列。他使用铅笔在未干的单色油彩表面重复刻画线条,通过机械性动作达到冥想与自我净化,该系列持续创作至2000年代。  [3]

作为1970年代单色画运动的核心人物,他主张艺术应脱离西方二分法,强调“修行式创作”。其作品融合东方哲学,以重复笔触探索物质与精神的统一。  [3][4]

1980年代起,采用韩国传统韩纸(hanji)替代画布。他将桑树皮制成的韩纸浸染后层层贴合,再用手指或工具压出几何线条,形成浮雕质感,解决了油画龟裂问题。  [5][4]

2000年后转向“色彩描法”(Colour Ecriture),引入红、蓝等鲜艳色调,灵感源自自然景观与城市环境。  [3][4]

艺术风格与主题  

朴栖甫的艺术始终围绕“自我空无化”的理念:  

早期(19501960年代):受战争创伤影响,作品充满撕裂感与物质性,如“原形质”系列用粗粝材质表达社会动荡。  

Écriture时期(1967起):以单色油彩为底,铅笔线条的重复形成韵律性沟壑,呼应书法笔触与朝鲜白瓷镶嵌工艺。  

韩纸时期(1980年代后):纸质的渗透性与手工痕迹强化了“时间累积”概念,垂直纹路象征呼吸节律。  [5][4]

教职与教育理念  

1962年至1997年任教于弘益大学,19861990年任美术学院院长。他提出革新教学方法:  

1. 禁止模仿教师或历史  

2. 鼓励学生用现成物创作  

3. 强调艺术需结合技巧与精神  [2][6]

因理念争议,他于1966年一度辞职,后复职直至退休。  [2]

荣誉与奖项  

1984年获韩国国家艺术奖章。  

2021年被授予韩国最高文化荣誉“金冠文化勋章”。  

2005年设立“光州双年展朴栖甫艺术奖”,后因争议于2021年终止。  

作品被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香港M+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4]

艺术市场  [3]

朴栖甫是韩国市场最成功的艺术家之一,由贝浩登(2014年起)、白立方(2018年起)等国际画廊代理。  

拍卖纪录:1975年作《描法 No.377576》于2023年香港苏富比以2041万港元成交,为其最高价作品。  

市场特点:一级市场根基稳固,二级市场在20172018年达峰值,近年趋于平稳。   

去世与纪念  

2023年10月14日因肝癌逝世于首尔,享年91岁。济州岛“朴栖甫美术馆”计划于2025年夏季开馆。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