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朵鲁朵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朵鲁朵海(蒙古语:Durdaqa)元朝及海都兀鲁思(窝阔台汗国)的蒙古族官员。出身古儿列兀惕部,他开始作为忽必烈的重臣,却因与忽必烈对立而投奔海都,在忽必烈死后再次归降元朝。波斯文史料如《史集》中记作تورتاقا(tūrtāqā)或دوردقه(dūrdaqa),汉文史料如《元史》中记载为朵鲁朵海、朵儿朵海、朵儿朵怀。
《元史》等未为朵鲁朵海立传,而波斯文史料《史集》中则有详细记载。他出身于成吉思汗时期的古儿列兀惕部望族,祖父额不干·那颜、父亲孛栾台·那颜均事奉成吉思汗。朵鲁朵海最初追随阿里不哥,在拖雷家族内战中虽属阿里不哥阵营,但未与忽必烈积极为敌,未犯重大过错且无犯罪证据。内战后重新效力于忽必烈,被忽必烈任命为宰相之职,成为那颜中地位最高者。后来,他被派往海都的领地上,委任要职。[1]
《元史》宰相表中并无其名,屠寄考证认为,至元十五年(1278年)至十八年(1281年)左丞相栏空缺,此人应为朵鲁朵海[2],《元史·卷210》中至元十七年(1280年)出现的“丞相脱里夺海”可能是其异译[3]。
忽必烈称帝后,海都等诸王反叛。朵鲁朵海作为对海都战线的将领,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已在蒙古高原率军对峙海都军[4],并向忽必烈上奏皇族牙忽都与钦察将领土土哈击退海都军的功绩,可见其在军功考核中的高位[5]。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他与土土哈协同击退越阿尔泰山入侵的海都军[6];同年,他奉命调查五条河屯田士兵救济事宜,忽必烈因担心延误时机直接下令救济,推测其驻屯地靠近屯田区[7]。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东道诸王乃颜叛乱,朵鲁朵海与土土哈捕获乃颜派往其他部族的密使并上报忽必烈。乃颜设宴谋刺二人时,土土哈劝阻朵鲁朵海赴宴,使阴谋失败[8],同年他还擒获叛王阿赤思[9]。
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海都再次入侵,朵鲁朵海与牙忽都率军迎战却不战而溃,牙忽都仅率十三骑逃脱[10]。《史集》记载,因遭人密告,朵鲁朵海恐被忽必烈处罚,便率少数部下逃亡,投靠阿里不哥之子药木忽儿与蒙哥汗之孙兀鲁思不花,归入海都兀鲁思[11]。
忽必烈于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去世后,朵鲁朵海等人因“反忽必烈联盟”目标丧失,且元朝与海都的实力差距凸显,决定归降。元贞二年(1296年)秋,他们在阿尔泰山玉龙罕界向土土哈投降。元成宗铁穆耳起初欲处死两次背叛的朵鲁朵海,但因他辩称归降后未攻打大元,且大臣进言厚待降王可吸引更多人归附,最终三人获赦[12]。归降后,朵鲁朵海与药木忽儿再次被任命为对海都军指挥官,参与亦必儿失必儿之战[13]。成宗死后,元武宗海山即位,朵鲁朵海被封为太傅[14],其最终结局未见记载。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