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元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元阳(1497年10月23日—1580年11月26日[1][2]),字仁甫,号中谿,云南大理人,明朝政治人物、理学家、文学家,同进士出身。
生平
明嘉靖元年(1522年)壬午科举人,云贵乡试第二名。嘉靖五年(1526年)丙戌科第三甲第65名进士[3],初授翰林院庶吉士,六年十一月授江西分宜县知县。因为仗义执言,受到同僚排挤,他因此借故归家赋闲。嘉靖十年(1531年)复出,官授江阴知县,在任期间,外抗击“海寇”,内施惠政于人民。后升为户部主事,十四年(1535年)十一月改任江西道监察御史,十六年巡按福建,再次因直言而被外放为荆州知府,政声显著。因识张居正于童试,在张居正担任首辅之后亦与之通书信。最终因看不惯官场黑暗,回到大理老家隐居,与谪居于云南的杨升庵相契最深,两人常常一起吟诗作画,同游景胜。与张含、杨士云、胡廷禄、王廷表、唐锜,相互酬唱,并称杨门六学士。[4]
著作
李元阳在文学上贡献卓著,与杨士云同修《大理府志》,并修订《云南通志》。著有《心性图说》、《艳雪台诗》、《中谿漫稿》,诗文汇编为《中谿家传汇稿》。在闽中曾校刻《史记题评》、《十三经注疏》、《杜氏通典》等计764卷。
墓葬

李元阳墓位于苍山应乐峰麓,崇圣寺内,东距三塔200米,北与段功墓相望。李元阳墓为圆形围石封土墓,直径约3米,墓前建有石牌坊,墓道两旁立有翁仲、狮、象、鹿、马等石雕10躯,四周砌以围墙。“文革”中被当地村民盗掘破坏,墓前石碑及石像等被毁。现仅存遗址和残损的墓志铭。1985年公布为第一批大理市文物保护单位。[5]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