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嘉诚基金会
基金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嘉诚基金会是于1980年创立的慈善组织。主要专注于支持教育及医疗项目。李嘉诚视基金会为其“第三个儿子”,至今已捐出总款逾300亿港元,其中约80%项目在大中华地区。[1] [2]
捐款历史
1981年成立的汕头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李嘉诚基金会三方共建的综合性大学,也是中国唯一私人资助的公立大学。[3][4][5][6][7] 多年来,李嘉诚基金会不但资助汕头大学的日常营运,设立奖学金,更多番促成汕大跟多间国际学府合作,包括:
- 1998年跟香港中文大学合作,于汕大建立眼科中心 [8];
- 2001年成立汕头大学医学院、香港大学医学院联合流感研究中心,其后于 2016年发展成汕头大学.香港大学联合病毒学研究所[9];
- 2010年促成加拿大亚伯达大学医学及牙科学院跟汕头大学医学院合办博士学位课程[10];
- 2013年促成加拿大麦基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跟汕头大学的交流[11];
- 2013年出资予以色列理工学院,让该校跟汕头大学联合创办“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12]等等。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合作成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13]
1999年,李嘉诚基金会捐款四千多万港元予香港公开大学(现“香港都会大学”),为当时该校历来最高金额之个人捐款。该校其后把其持续及社区教育中心易名为“李嘉诚专业进修学院”,以表谢意。[14][15]
2001年,李嘉诚基金会捐赠一亿港元予香港理工大学,为该校创校以来获得最大金额个别捐款。理工大学校董会议决把全校最高的大楼命名为“李嘉诚楼”,表彰其贡献。[16]
2001年,李嘉诚基金会联同长江实业、和记黄埔宣布捐款三亿港元,支持中央政府全面开发大西北,以“李嘉诚基金会西部教育计划”推动中国西部12个省区的教育及医疗发展,包括新疆、甘肃、青海、四川、重庆、贵州、广西等。至2004年,完成一万个中小学教学示范点的建设工作计划其他近四十个项目,包括十四所大学网络建设工程、高校访问学者交流、少数民族大学生奖学金、大学基建项和科研、医疗扶贫等等。[17]
2002年,李嘉诚基金会联同和记黄埔,捐款1,950万新加坡元予新加坡管理大学,为新加坡历来最大笔之高等教育机构捐款。有关款项用以资助建立新校园图书馆及成立奖学金。该校因而将图书馆命名为“李嘉诚图书馆”,以表谢意。新加坡管理大学是当地首间政府资助创办的私立大学,因应李嘉诚基金会之捐款,新加坡政府也配对额外资助多5,850万新加坡元予该校。[18]
2005年,李嘉诚基金会捐款4,000万美元予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成立生物医学和健康科学研究中心,集中四大科研领域:癌症生物学、传染病学、基因调控、干细胞学及神经退化性疾病学。为表谢意,该校将研究中心命名为“李嘉诚生物医学和健康科学研究中心”[19]。
2005年,李嘉诚基金会捐款一亿港元予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成立“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并且成立“李嘉诚讲座教授席”。分子生物学家卢煜明获委任为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首任所长,并出任首任李嘉诚讲座教授。[20] [21]
2005年,李嘉诚基金会捐款10亿港元予香港大学。为表谢意,港大校务委员会一致决定将港大医学院命名为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港大表示,有关决定得到医学院同仁及教务委员会的支持。[22] 不过,命名一事,一度受部分校友反对。其后,时任校长徐立之强调,医学院的命名是经医学院及校方详细讨论下得出的成果。[23]
2005年,李嘉诚基金会捐款2,500万加元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附属医院圣米高医院,成立“李嘉诚知识研究院”,为圣米高医院历来收到最高额单一捐款。李嘉诚知识研究院集中四方面研究,包括危重病学、巿内卫生、全球健康和预防慢性疾病。[24]
2008年,李嘉诚基金会捐款予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成立创新知识研究中心,为基金会与斯坦福大学合作的第三个主要项目。为表谢意,斯坦福大学把该中心命名为李嘉诚知识研究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该中心于2008年奠基,其后于2010年落成启用。斯坦福大学没有透露个别捐赞者的捐款金额,基金会因而亦未公开具体金额。[25] [26] [27]
2013年,李嘉诚基金会捐款2,000万英镑予英国牛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大数据研究中心,聚焦医学数据分析,名为“李嘉诚健康资讯及研发中心”。中心分两期建造,第一期于2013年揭幕,由李嘉诚和英国时任首相卡梅伦主持揭幕典礼;第二期于2017年启用,开幕典礼出席者包括李嘉诚、英国时任财长夏文达及牛津大学时任校监彭定康勋爵。[28] [29]
2020年,李嘉诚基金会捐款1.7亿港元予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教育大学,支持多个创新科研项目,包括于港大成立“低温电子显微设施研究中心”、助中大增设生物化学研究仪器及系统、助科大发展合成生物学科研,以及助教大引入全港首个终端AI教材等。[30] [31]
Remove ads
2001年,李嘉诚基金会捐款1,500万元给中国15家重点医院,设办免费宁养善终服务。[34]
2003年,香港非典型肺炎疫情其间,李嘉诚基金会向全港医护人员捐出100万个由美国订购的“金山橙”,足够供应全港5万名医护人员享用20日。[35] 李嘉诚基金会亦联同和记环球电讯、长江实业为玛嘉烈医院、黄大仙医院捐出50部电脑,并铺设光纤宽频网络,支援医院为病人和家属以视像电话探病。[36]
自2008年起,李嘉诚基金会展开“重生行动”,为中国内地贫困家庭的唇颚裂儿童免费施手术治疗,提供口语康复训练,并且涵盖病人就医时之食宿费、来回路费。该项目由基金会捐款一亿元人民币,并获中国民政部等额配对拨款而推行。2011年,基金会更在重生行动的基础上,增设“贫困家庭颌面缺损患者医疗资助计划”,帮忙更多有需要的人。[37][38][39]
2019年,李嘉诚基金会分两期捐出共2.1亿港元,跟医院管理局、香港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的医学院合作,推出“爱能助”及“爱能助II”计划,为政府资助未能涵盖却急需诊治的“夹心基层”病人提供经济支援,以及支援提供服务的社福机构,受惠者主要为接受心脏手术人士、视障、伤健人士、自闭症儿童、长者及基层家庭等。计划亦包括发放奖励金予首两届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毕业生,鼓励医学毕业生留港服务。 [40] [41]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李嘉诚基金会透过中联办脤灾专户,捐款一亿港元,支援武汉抗疫。[42] 2月,基金会购入25万个口罩派给香港的社福机构及长者院舍,并且捐赠N95 口罩和保护衣予医护人员。[43]
2021年至2022年,李嘉诚基金会分三期捐款共6,000万港元予香港宝血医院,推出“全膝关节置换手术”资助计划,为受膝痛困扰、于公立医院轮候多时而无法支付私家医院费用之病人,于该院更换人工关节,截至2022年7月,有超过730人受惠。[44] [45]
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仍弥漫于香港,为纾缓公营医疗系统压力,李嘉诚基金会捐款5,000万港元,支援私家医院接收公立医院非染疫病人,参与的私家医院包括养和医院、港怡医院、中文大学医院、圣德肋撒医院、宝血医院。基金会另捐出500万港元予六间护理安老院抗疫及应急。[46] [47] [48] [49] [50]
2022年,李嘉诚基金会捐款1.5亿港元予中文大学医学院,支持生物医学科研及促进科研成果转移。有关捐款让中大得到等额配对,以成立一项价值港币三亿元的基金。中大医学院其后推出“至臻至美”计划。 [51]
2003年7月,淮河流域暴雨成灾,同期,云南发生 6.2 级地震。李嘉诚基金会捐出2,100公吨优质大米振灾,由基金会人员亲自付运,惠及安征和云南100万灾民。是次捐赠大米产自黑龙江齐齐哈尔。[53]
2004年底南亚海啸,李嘉诚基金会联同和黄捐出2,400万港元赈灾。[54]
2005 年,喀什米尔发生大地震,震中位于巴基斯坦控制地区,灾情严重。李嘉诚基金会联同和记黄埔合共捐出50万美元脤灾,当中李嘉诚基金会出资三分之一,和记黄埔出资三分之二。[55]
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伤亡惨重。李嘉诚基金会联同长江集团、和记黄埔分三阶段合共捐出1.3亿元人民币脤灾。其中包括为灾民免费提供义肢和轮椅。[56]
2009年,台风莫拉克吹袭台湾南部,伤亡惨重,李嘉诚基金会捐款新台币一亿元赈灾,善款交由台湾红十字会处理。[57]
2020年,油麻地广东道唐楼发生夺命大火,7死11伤,受难者主要为尼泊尔人。李嘉诚基金会紧急拨款300万港元予死伤者家属,帮助他们渡过难关。[58]
2021年,河南连场暴水雨引发严重水灾,李嘉诚基金会透过香港中联办专户捐款2,000万港元赈灾。[59]
Remove ads
1998年,李嘉诚基金会出资3,000万港元,资助香港首间政府资助的长者护养院。整项工程耗资逾8,000万港元,除了李嘉诚基金会资助,也获政府奖券基金拨款。护养院于8月开幕,名为“佛教李庄月明护养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0]
2010年,香港政府宣布成立慈善信托基金“关爱基金”,由政府注资50亿港元,并向商界筹募50亿港元。消息公布后,李嘉诚基金会及长和系集团即分别捐出2.5亿港元。[61]
2010年,李嘉诚基金会拨款3亿港元策划“香港仁 爱香港”公益行动,其中“Love Ideas, Love HK 集思公益计划”公开收集项目计划书,性质涵盖教育、医疗、文化、公益等各类服务对象,期后举行公众投票,得票头25%的项目获基金会拨款资助,个人申请者资助额上限为25,000港元,机构每个项目的资助额则介乎25,000至30万港元不等。[62][63]
2015年,由李嘉诚基金会以逾15亿港元全资兴建的慈山寺,正式开放予公众参访。慈山寺自2003年起计划兴建,位于大埔八仙岭下,以汉传佛教为本。慈山寺由买地、建造以至行政开支,全数由李嘉诚基金会承担。截至2025年中,李嘉诚基金会已向慈山寺捐款逾35亿港元。[64][65]
2019年,李嘉诚基金会捐款10亿港元推出“应急钱”计划,支援香港中小型企业,包括食肆、零售店铺、旅游业者、持牌小贩。[66] 整个计划由构思到发放资助金额,在两个月完成,当中包括在三星期内处理了4.3万宗申请。[67]
2019年起,李嘉诚基金会多次捐款予上海小白鸽舞蹈团。据报导,2019年,舞蹈团老师带学生到日本进行舞蹈比赛期间,在北海道机场偶遇李嘉诚,李嘉诚跟小朋友互相礼让使用扶手电梯,其后又在同一地点地点候车、聊天。舞蹈团其后收到基金会赞助经费。[68] [69] [70]
2020年,两位曾获李嘉诚基金会支持的科学家获诺贝尔奖,包括获诺贝尔化学奖的杜德纳(Jennifer Doudna),以及诺贝尔医学奖的霍顿(Michael Houghton)。杜德纳研究基因编辑,为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李嘉诚生物医学与健康科学讲座教授。霍顿为加拿大亚伯达大学李嘉诚病毒学讲座教授,因找出诊断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而获嘉许。 基金会其后更向霍顿团队中未获诺贝尔奖的两位学者,分别是来自新加坡的朱桂霖及来自台湾的郭劲宏,赠予与霍顿所获诺贝尔奖金等值的38 万美元以示支持。[71][72]
由团结香港基金成立的香港地方志中心出版的《香港志》,计划出版66卷目,预算经费7.8亿港元。截至2020年底,已筹募到三分一经费,李嘉诚基金会为其中一间赞助的慈善机构,赞助金额为500万港元。[73][74]
2021年起,李嘉诚基金会支持香港公益金的“公益金及时抗疫基金”,市民每向公益金捐出1元(港元,下同),李嘉诚基金会及长江集团就分别等额捐款,即$1+$1+$1=$3。相关项目其后涵盖“公益金及时医疗援助基金”及“公益金及时雨基金”。[75][76][77]
2021年,李嘉诚基金会向全香港 97,000 位医院管理局员工派发心意卡,感谢他们守护香港人的健康。每张心意卡可到香港各百佳超级市场换取价值港币200元的现金券。[78]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鼓励市民接种疫苗,李嘉诚基金会联同长和、长实推出大抽奖,送出总值2,000万元礼券,可用于同系旗下所有品牌,包括购买长实一手物业;于百佳、屈臣氏、屈臣氏酒窖、丰泽、3香港、Hutchgo旅游网站及生活易网上商店购买产品及服务;缴付酒店住宿餐饮消费、港灯的电费等。[79][80]
2022年,惜食堂因新冠肺炎疫情难以维持运作,李嘉诚基金会迅速拨出400 万港元,支援惜食堂继续为长者和基层人士提供免费饭餐。[81]
Remove ads
财务
2005年1月,李嘉诚以12亿加元悉数出售持有的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 17,008,928 股份,约占该银行4.9%股权,每股作价70加元,并且成立以加拿大多伦多为基地的李嘉诚(加拿大)基金会。[82]
2005年8月,李嘉诚基金会透过 RBS CHINA 以7.5亿美元入股中国银行,并在2009年减持了其中的20亿股[83]。
2010年,李嘉诚基金会联同长江基建及香港电灯合作以总代价700亿元收购EDF英国电网[84][85][86]。
2021年,李嘉诚基金会以 170 亿港元,出售持有的四家欧洲基建公司股权予长江实业,涉及项目包括UK Power Networks 及Northumbrian Water 各20%,以及Dutch Enviro Energy及Wales & West Utilities各10% 股权。[87]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