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国辉 (中华民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国辉,(1910年10月18日—1987年),河南省武安县(今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人[1]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其部队成为泰北孤军最初主力。

事实速览 李国辉, 出生 ...

生平

流落缅甸

第二次国共内战接近结束的1950年1月,陈赓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滇南战役,意图歼灭中华民国国军在云南的最后两支部队——第八军、第二十六军。由于先行渡过国军撤退要道元江铁索桥的第八军170师师长孙进贤[a],在误信共谍造谣后炸毁元江铁索桥,导致未及渡江的第八军主力近两万人在元江被解放军歼灭[4][5]。李国辉时为第八军237师709团长,率领约千人突围逃出,但最后仅残存六百多人[b]。1950年3月,李国辉团长的六百多人退至缅甸境内,在孟棒与第二十六军九十三师第二七八团副团长谭忠的部队约八百多人会合,共约一千五百人,这是泰北孤军最早的起源[7]。1950年5月,双方部队改编后名为“中华民国复兴部队”,人数已增至三千多人,李国辉、谭忠分别担任总指挥、副总指挥。

缅甸政府最初对孤军不以为意,但在派官员了解孤军实际情形后,1950年3月13日,缅甸国防军总参谋长吴奈温景栋举行记者会,表示缅军会解除孤军武装,防止中国的反共武力从缅甸获得军火。缅军指挥官要求孤军于4月30日前撤出缅甸,李国辉不与理会。缅军在景栋实施戒严,准备军事行动。双方在6月3日举行谈判,结果缅军拘禁两位孤军谈判代表丁作韶、马鼎臣,缅军于6月8日向李国辉发出最后通牒,如果不立即撤出缅甸,将使用武力,并拘禁景栋的1,700名华裔居民,以免他们协助孤军。李国辉要求缅方释放孤军谈判代表及华裔居民,缅军不要进入大其力。双方谈判破裂[8]:17-20

Remove ads

与缅甸发生冲突

1950年6月至8月间,缅甸国防军以空军与炮兵支援地面两万兵力攻击孟果、大其力的缅军,被李国辉率部击退,缅军1,500人阵亡,3,000余人受伤,孤军408人阵亡,602人受伤。孤军大败缅甸国防军的消息引起东南亚各国媒体重视,《曼谷日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各大媒体刊登《国民党残军大败缅甸国防军》、《李国辉将军是个战神》、《残军的敢死队全歼缅军炮团》等报导,也引起蒋中正的重视。1951年春,蒋中正派第八军军长李弥指挥孤军,李弥改编709团为193师,擢升李国辉将军为师长[9][10][11]。1951年7月,李弥以李国辉、吕国铨廖蔚文分兵三路,发起第二次反攻云南战役。战役失利后,退回缅甸。

1952年月1月2日,李国辉由曼谷经香港飞台南,1月5日到淡水游击干部训练班第4期高级班接受为期三个月的训练,2月4日李国辉提早退训,之后被总统蒋中正行政院长陈诚、总政治部主任蒋经国等人召见,2月25日由台北飞曼谷[12]:30-32

联合国决议、撤往台湾

缅甸政府无法歼灭孤军,于1952年向联合国控诉中华民国侵略缅甸。联合国大会因此于1953年通过决议,要求孤军放下武器,退出缅甸[13][14][15]。中、美、泰、缅举行四国会议让孤军撤回台湾。孤军第一批撤台时,第一批是由一位国军军官冒充李国辉,率领152人于1953年11月7日抵达泰国;李国辉本人与美国驻泰国大使英语United States Ambassador to Thailand威廉·唐诺文短暂会面后,于1953年11月22日到了台湾[8]:154

误杀副团长

李国辉误以为他的副团长虞维铨上校是匪谍,于1950年11月16日在缅甸将其枪杀,1954年10月潘培田等23人向中华民国国防部告状。结果他杀人案被判无罪,1956年3月以盗卖军火罪被判刑12年,服刑两年后被特赦出狱[12]:104-107[16][17][18]。退伍后办了一家养鸡场为生。

影视形象

相关著作

  • 李国辉:《忆孤军奋战滇缅边区》,《春秋杂志》第13卷第1期至第17卷第4期,1970年7月1日—1972年10月1日。
  • 柏杨(郭一洞,署名邓克保):《血战异域十一年》,1961年连载于《自立晚报》,同年易名《异域》由平原出版社出版。柏杨虚构邓克保为李弥的副官,并以第一人称讲述了那段历史[19]

相关条目

注解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