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真 (艺术家)

台湾雕塑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真 (藝術家)
Remove ads

李真(1963年4月16日 ) 生于台湾云林。主要从事雕塑绘画与多媒材装置等创作。

事实速览 李真, 罗马拼音 ...

早期以传统佛教造像为主要工作,后转投入专职的艺术创作,其雕塑多以为材料,采用特殊墨黑色的生,与金、铵银等手法调配作品颜色以形成对比。

禅学等中国古典哲学有所涉猎,雕塑自传统中国佛学塑像的基础上发展出独特的当代风格,而“既重又轻”系一其重要的美学风格。

Thumb
2017年 李真个展‘“世”一场自愿非愿的游浮’,《站立的灵魂》,台北当代艺术馆
Thumb
2017年 李真个展‘“世”一场自愿非愿的游浮’,《取相》,台北当代艺术馆
Thumb
2017年 李真个展‘“世”一场自愿非愿的游浮’,《神经.私设天堂》、《急口》,台北当代艺术馆
Thumb
2013年 李真既重又轻大型雕塑个展,《天阙轻舟》,巴黎凡登广场
Thumb
2013年 李真既重又轻大型雕塑个展,《捻花》,巴黎凡登广场
Thumb
2007年 Li Chen 个展 “ 虚空的能量 Energy of Emptiness ”,威尼斯双年展
Remove ads

经历

李真 1963 年生于台湾云林,后主要生活于与工作于台中

1981 年高中毕业后即至艺术家谢栋梁工作室学习人体雕塑,此时更深入认识西方古典名家如罗丹、贾柯梅蒂等。李真于 1989 年透过一位即将出家的居士引介下投入传统佛教造像工作,开启了传统佛像雕塑的自学之路。

李真在西方造型艺术的训练基础上,于传统塑像风格中突破框架,并在 1992 年完成首件落款作品《水月观音》[2],为日后朝向纯艺术创作埋下伏笔。1998 年开始放下佛像雕刻工作,投入专职的艺术创作,并在隔年以“虚空中的能量”作为其出道的首个创作系列,此后陆续在国际各重要城市中展出。

于 2007 年参加第 52 届威尼斯双年展,为首位以个人名义获邀举办个展的台湾艺术家。此外,亦曾于中国美术馆(2008年)、新加坡国家美术馆(2009年)[3]台北自由广场(2011年)[4][5]西雅图弗莱伊美术馆(2012年)[6]、巴黎凡登广场(2013年)[7]台北当代艺术馆(2017年)[8][9]、上海震旦博物馆(2018年)[10]举办个展。

Remove ads

创作风格

李真的风格依照时序可约分为“空灵之美”( 1992-1997 ) 、“虚空中的能量”( 1998-2000 ) 、“大气神游”( 2001 ) 、“神魄”( 2008 ) 、“不生不灭”( 2008 ) 、“天燧”( 2009-2010 ) 、“凡夫”( 2010 ) 、“青烟”( 2011-2018 ),及“现相篇”( 2023 ) 等数个系列。

圆润充盈的体态是李真在多个创作系列中常见的特征,如“虚空中的能量”、“大气神游”等系列中同时具备了孩童的天真感与神佛的庄严,因此逐渐形成了李真的作品有着超凡脱俗、既重又轻的标志性形象。

相对地他也透过泥塑、木架等材质,在“不生不灭”、“凡夫”等系列中对世俗、人性的表达。除此之外,“青烟”系列则是透过云雾的实体化所进行的抽像创作。“现相篇”则是在步入中年后对人生处境的反思。

国内外展览经历

个展

更多信息 时间, 展览名称 ...
Remove ads

奖项纪录

更多信息 时间, 奖项 ...

纪录片

更多信息 时间, 节目 ...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