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颀
中国唐朝诗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平
李颀出身于唐朝士族赵郡李氏,常服饵丹砂,“甚有好颜色”[3],因结识富豪轻薄子弟,倾财破产[4]。后立志刻苦读书,隐居武林县苦读十年,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贾季邻榜进士及第[注 2],曾为新乡县尉,始终未得迁调[5],天宝十载前即辞官归隐[6]。余事不详。
李颀性格超脱,厌薄世俗,以写诗称著,与文人王维、王昌龄、高适、綦毋潜、陈章甫、皇甫曾、梁锽、康洽等来往密切[2]。他的诗秀丽雄浑,内容与体裁颇为广泛。又以五言、七言歌行和七言律诗见长,清代王士祯评:“盛唐七言诗,老杜外,王维、李颀、岑参耳。”[7]他尤以边塞诗著称,格调雄浑奔放,慷慨激昂。李颀的代表作有《古从军行》、《古意》、《塞下曲》、《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房给事》。
生卒年
李颀生卒年均无法确定。闻一多《唐诗大系》定为690年?-751年?,但都不确定。李颀可考的最晚系年是天宝八载(749年)秋送高适赴封丘尉写的诗《赠别高三十五》。此后再无行踪记载。谭优学《李颀行年考》认为李颀天宝十三载尚在。傅璇琮《李颀考》认为李颀天宝八载(749年)秋冬尚居住洛阳,当卒于此后数年,但不超过天宝十二载(753年)[2]。
作品
注释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