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杜虹花
马鞭草科紫珠属植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杜虹花(学名:Callicarpa formosana,英文名称:Formosan Beauty- berry,日文名称:ホウライムラサキ)[3],别称杜红花、台湾紫珠、紫珠、紫珠草、紫仁丹、粗糠柴、粗糠仔、小粗糠树、红粗糠、白粗糠仔、白粗糠树、痰火树、毛将军、大走马、大丁黄、灯黄、鸦鹊饭、老蟹眼、螃蟹花、螃蟹目草、贼子草、通草及止血草等[1][2][4][5],为唇形科紫珠属植物[1],种加词formosana 意为“台湾”[6]。因全株密披黄褐色星状毛,故而称为毛将军及因果实成熟时紫色,呈小珠子状一串串排列于树上,故而有紫珠之称[7]。

Remove ads
分布
杜虹花原产于台湾[7],现分布中国、台湾中低海拔地区[7]、菲律宾等地区[5][8],中国国内分布于海南、广西、广东、香港[9]、云南、福建、贵州、浙江、江西等省区[10],性喜温暖[8]至高温潮湿的环境[7][11],适合于摄氏20-30°C 生长[11],耐旱、能耐各种污染物[8],于排水良好潮湿而肥沃的砂质土壤中[8]运用播种法或扦插法繁殖[7],野外分布于溪边沟谷、山坡灌丛之中[12][13],人工常栽种于路旁[14]及庭院中作观赏树、诱鸟树或绿篱之用[8]。
形态特征
杜虹花是一种常绿灌木植物,全株密披黄褐色星状毛[8],高约1[12]-4[8]米;分枝多[6],小枝圆柱形或略呈四方形[14][15],密披粗糙的黄褐色星状毛[14],老枝无毛[13]。
叶为单叶[8]对生[4][14],椭圆形、卵状椭圆形、宽卵形、倒卵形、长圆状披针形[12][13][14],形状变异大[14][15],毛纸质[6][12],先端锐尖至渐尖[14],基部圆形、楔形[10]或钝[12],少为近心形[13],叶缘细锯齿状或仅有小尖头[12],表面疏披短硬毛及星状毛,后因毛脱落变为质感粗糙[8][13],背面具细小的黄色腺点及披灰黄色星状毛,主脉、侧脉及网脉于背面隆起,侧脉5[6]-12[13]对,长约6[12]-18[13]厘米,宽约2.5[11]-11厘米[5];叶柄粗壮,密披黄褐色星状毛,长约0.8[12]-1[11]厘米。
花细小排列成聚伞花序[4],腋生[4],密披黄褐色星状毛,直径约3-4厘米[13];常为4-5次或6-10次分枝[14];花序梗比叶柄长或略等长[10],二分叉[4][8],长约1.5-3厘米[12];苞片细小,花具短柄[13];花萼4浅裂[4],呈环状,披灰黄色星状毛及腺点[12];萼齿钝三角形;花冠管状[4],粉红色[14]、紫红色[8]、淡紫色或紫色[12][13],无毛,具稀少的细腺点[10][13],长约2[12]-2.5[10]毫米;裂片长圆形,长约1-1.3毫米[13];雄蕊4枚[4],细长[14],长近花冠的2[12]-3[4]倍,伸出冠筒之外[13],长约5毫米[10];花药黄色[14],细小[12],椭圆形,长约0.6-0.8毫米[12];药室纵裂[12];子房光滑[14],无毛,顶端具腺点[14],及具不完整的两室[4]。
果为浆质核果[4],肉质[6],近球形至椭圆形[14],绿色[6],成熟时紫色,顶端具黄色腺点[14],直径约1.5[13]-4[5]毫米。
医药用途
杜虹花的根及叶入药,中药名为紫珠[16],性凉,味苦涩[16],具清热解毒、补肾清血、收敛止血、镇痛、散瘀消肿之功效[6][10][16],可治风湿、老人手脚酸软无力、白带、喉痛、神经痛及眼疾等症状[6][8],主治牙龈出血、咯血、衄血、呕血、便血、尿血、外伤出血、皮肤紫癜、肿毒、烧伤及毒蛇咬伤等[16]。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