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杞县文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杞县文庙,又称杞县学宫、杞县黉学,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开封市杞县,始建于明朝,在明、清两代曾为杞县的文庙和县学。
历史
据清乾隆五十三年《杞县志》记载,杞县文庙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由县丞姚敏始建于县衙西侧,此后明清两代又多次增建修葺[1]。1932年,河南大学教授王毅斋在杞县创办杞县大同中学,1934年9月迁入文庙内,当时中共杞县县委也设于此[2]。杞县文庙因此在1986年以“杞县大同中学旧址”的名称被公布为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1938年大同中学解体,又恢复为文庙。文化大革命期间,杞县文庙曾遭到破坏,棂星门被拆除,大成殿顶的脊兽被毁[3]。文革之后,杞县文庙成为杞县文化局、文物保管所的办公场所[2]。2014年后,杞县政府对大成殿进行修缮,复建棂星门和戟门,并对外开放参观。
现存建筑
杞县文庙原有建筑现存大成殿、东西庑、泮池,均为清代建筑,另存两棵古木。大成殿为文庙的主体,建在东西长23.2米,南北宽18.05米,高1.38米的台基之上。大成殿宽阔五间,进深四架,单檐歇山顶,覆绿色琉璃瓦。戗脊用彩色浮雕牡丹脊筒子砌筑,下端各饰两猛兽,翼角升起,下悬有风铎,两山饰悬鱼。檐下施五踩斗拱。檐柱之间以平板枋相衔,下饰额枋,镂雕“二龙戏珠”、“殿堂楼阁”、“八仙过海”、“丹凤朝阳”等图案。东西两庑由青砖垒砌,硬山顶,覆灰色筒板瓦[2]。
图集
-
傍晚的戟门和泮池,右侧建筑为抚辰楼
-
复建的棂星门
-
文庙院内,有一株古柏和一株古槐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