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杨守仁 (教育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杨守仁(1933年4月22日—2025年1月6日), 男,福建莆田人,中国古生物学专家、教育家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

事实速览 杨守仁, 出生 ...

生平

1933年4月22日,杨守仁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县下洋村。1942年2月至1948年1月期间,他先后于莆田县私立育德小学(2年)和莆田县涵江中心小学(4年)学习;1948年2月至1951年1月期间,他莆田县江口华侨私立初级中学学习;1951年2月,他考入福建省莆田县第一中学高中部学习。1953年7月从莆田一中毕业后,杨守仁考入北京地质勘探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师从杨遵仪。1957年大学毕业,同年进入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任教,一直从事地质学、古生物学、地层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 [1]

学术贡献

20世纪80年代以来,杨守仁合作完成了“黔滇桂地区泥盆纪至三叠纪生物群研究”、“华南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综合地层学及生物群研究”、“下扬子地区早中三叠世岩相古地理研究”、“塔里木盆地二叠纪生物地层研究”和“江苏南部震旦纪至三叠纪生物地层及沉积环境研究”等五个国家项目。

1992年以来,他独立主持完成了“中国南部全新世海滩岩中的生物群及其古生态古环境研究”、“黔桂地区三叠纪海生微体化石及其沉积环境的综合研究”和“闽浙全新世海滩岩及其动物群与定量古气候的探索”等三项国家项目。期间杨守仁发表了学术论著55篇部,频与国际同行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

杨守仁作为主编,组织编撰了《中国地学通鉴·地质卷》,该书卷于2018年正式出版。[2]

奖项和荣誉

许多论文被国内外同行多次引用和好评,并多次得到奖励。1984年,“北京西山门头沟组双壳类的发现与研究”得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奖四等奖;1992年,“塔里木盆地地层研究的主要进展”得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优秀阶段成果奖;1993、1996年,“黔桂苏赣地区二叠-三叠纪海相地层古生物及沉积环境研究”先后获北京大学第四届科技成果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杨守仁曾获得“北京大学1989-1990年度优秀教学奖”,并于1998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及证书”。[3]

学术论著

牙形石研究论文:

  1. 广西西部早、中三叠世序列[4]
  2. 江西信丰县铁石口地区二叠—三叠纪牙形动物群的发现及其意义[5]
  3. 江苏镇江Hypophice-ras 层中的二叠纪牙形石及其意义[6]
  4. 贵州西南部“法郎组”牙形石及其时代[7]
  5. Ladinian-Carnian Conodonts and Their Biostratigraphy in Asia[8]
  6. 广西二叠—三叠系界线层牙形石演化、分带及二叠—三叠系界线
  7. 中国三叠纪牙形石的古生物地理分区[9]

双壳类研究论文:

  1. 北京西山门头沟群窑坡祖双壳类化石[10]
  2. 广西西部早三叠世双壳类组合[11]
  3. 海南岛南岸全新世海滩岩中的贝类及其气候特征[12]

头足类研究论文:

  1. Cephalopods of the “Falang Formation”(Triassic) from Guanling and Zhenfeng Counties,Guizhou Province,China.[13]

海滩岩研究论文:

  1. Distribution of Holocene Beachrock in China and Climatic Changes[14]
  2. 岛南岸全新世海滩岩中的贝类及其气候特征[12]
  3. 中国全新世海滩岩分布与气候变化[15][16][17]
  4. 浙江沿海全新世海滩岩基本特征及其古地理意义[18]
Remove ads

社会兼职

曾任中国地质矿产部古生物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古生物学会头足类学科组领导小组成员;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学科评议小组成员;《古地理学报》杂志的编辑委员会编委。 [3]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