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杨宗稷

中國古琴演奏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杨宗稷
Remove ads

杨时百(1864年—1931年),名宗稷,字时百,又作诗百,原姓欧阳。自号九嶷山人湖南省宁远县清水桥平田村人,清末贡生[1][2]清末民初琴学大家,是当时的琴坛领袖。[3]

事实速览 杨宗稷, 传统音乐 ...

生平

在14至20岁之间从家族中人学古琴[1][4]1901年,张百熙聘其为京师大学堂支应襄办。1908年从同事兼好友章华习琴。[1][5]同年底,师从黄勉之,“得吟猱之法”。36岁入京为官。民国后,在北京以“九嶷琴社”招收弟子,弟子有彭祉卿管平湖关仲航等人。自创“九嶷派”。好收藏,收购古琴53张,辑成《藏琴录》。编有《琴学丛书》。有子杨葆元[3]

音乐风格

  • 管平湖表示杨时百弹的〈渔歌〉已非黄勉之原法。[6]
  • 查阜西记述其“在演奏方面重规律,忽视情感,有人评他陷入了孤芳自赏之嫌”。[7]

论述

  • 《琴学丛书》中有不少古琴鉴定的论述,但郑珉中曾多次指出其中的问题,例如:杨氏认为“鹤鸣秋月”琴(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为唐琴,但郑认为“鹤鸣秋月”不具有唐琴的特征。[8][9]
  • 杨时百曾在1911年所著的《琴粹》中表示唐琴“九霄环佩”是“最上古琴”,并表现出对该琴的爱慕,却又在1925年的《藏琴录》及其它文章中多次贬低“九霄环珮”,认为该琴不如自己新斫的“无上”,违反常理,前后矛盾。[10][11]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