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杨照 (辽东总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杨照(1524年—1563年),字明远,明朝将领,辽东都司广宁前屯卫(今辽宁省绥中省管县)人,辽东总兵杨镇之孙。历官前屯备御,古北口参将,密云副总兵等职,两次出任辽东总兵。曾率军抵抗入侵的蒙古部落,取得斩首800人的大捷,又主持修建了长达三百里的辽东边墙。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阵亡,明廷追赠少保,左都督,谥忠壮,并在前屯修建了杨忠壮祠来纪念他。
生平
嘉靖三年(1524年),杨照出生于辽东前屯的一个将门世家[1]。最初袭父职为指挥使[2],任前屯备御,为官廉明勇敢[3]。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九月,与总兵赵国忠、参将李广等在狮子口出塞,追击入侵的蒙古部落有功,获赏银十两[4][5]。同年,升为都指挥佥事,担任领兵游击,负责防御瑞昌堡一带,曾捉获敌军首领悖罗等5人,不久又升任古北口参将[6]。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十一月,升为密云副总兵[7]。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六月,辽东总兵罗文豸因为贪污被革职,明廷升杨照为都督佥事,接任辽东总兵[8]。杨照刚刚到任,就有蒙古骑兵侵扰辽东。副总兵刘岳、游击李尚文等奋勇退敌立功,各升二级,总兵杨照也受赏银币[9][10]。同年十月,蒙古部落大举进犯清河、辽阳一带,总兵杨照、副总兵刘岳率诸将分道出击,结果大获全胜,斩首800余级,又随即击退了入侵沈阳的敌军[11],因功升都督同知。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冬天,蒙古兵又自东胜堡入境,向南直奔耀州堡,在海州、盖州等地大肆掳掠,杀掳居民6000余人,杨照督率各路军队堵截追剿,将敌人逐出边外[12]。杨照看到蒙古屡次进犯辽东,遂修建了一道长达三百里的边墙,并在墙外挖掘壕沟,成为重要的边防设施[13]。
嘉靖四十年(1561年),蒙古人再次入侵辽东,杨照率部夜袭,斩首数百级。而辽东巡抚侯汝谅认为杨照暗算敌人的行为不正当,不肯给他报功[14],双方上疏互参,被兵科给事中王鹤弹劾,朝廷于是将二人一道革职[15][16]。杨照去职不久,又重新担任前屯游击[17],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辽阳副总兵黑春被建州女真首领王杲虐杀,明廷命杨照暂代其职[18]。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蒙古人进犯辽阳等地,杨照率兵迎击,追击至清河,大败敌军。不久,蒙古骑兵又进犯长安堡。杨照设下埋伏,击破敌军,斩首75级,缴获战马50匹。因为这两次战功,杨照头上的“代”字被去掉,升为实授辽阳副总兵[19]。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五月,明廷重新任命杨照为辽东总兵[20]。八月,蒙古军逐渐在广宁的边境一带集结,为了先发制人,杨照与游击线补衮、郎得功等率领火枪兵从镇夷堡分路出发,主动迎击敌军,不幸中箭阵亡,线补衮等赶到后,斩首220多级,带着杨照的尸体撤退,明军牺牲50多人[21]。杨照殉国后,辽东地区无论男女老幼都十分悲痛[22],明廷追赠少保,左都督,谥忠壮,并在前屯修建祠堂来纪念他[23]。
轶事
杨照为人沉稳,多智谋,很得民心,被重新起用后,因为感激嘉靖帝的知遇之恩,在身前背后各刺有“尽忠报国”四字[24][25]。每次出战,都抱定必死的决心,向家人交代好后事,所以能常常得胜。敌人十分害怕杨照,称其为“杨太师”[26]。
杨照居官廉洁,在一把扇子上写下“冰清玉洁”四字以明志,出入都随身携带[27],大学士徐阶曾在奏疏中提到杨照因为清廉而招致不少官员的怨恨[28]。朝鲜使臣许篈在日记中记载:前大同巡抚齐宗道住在广宁,聚敛了巨额财富,杨照背地里叫他“齐半城”。一次在辽东巡抚王之诰寿宴上,杨照以借军饷十万两为话头,讽刺其贪暴。于是齐宗道恨之入骨,重金买通了杨照的部将,在战斗中乘乱将他谋杀[29]。
家庭
杨照的祖父杨镇,曾为辽东总兵[30]。父杨维大,叔父杨维藩都官至游击[31]。杨照死时年仅四十岁,因为平日清廉,又没有儿子,所以母亲陷入了贫困,巡抚王之诰向朝廷反映后,嘉靖帝特旨命每月给米三石,赡养杨照的母亲,以激励边疆的将士[32]。
引用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