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杨逸 (北魏)

北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杨逸(500年—531年8月11日),字遵道,自称是恒农郡华阴县(今陕西省华阴市)人,北魏官员。

生平

杨逸有当世的才干气度,以员外散骑侍郎起家官,因功获赐爵华阴县男,很快转任给事中,加宁远将军[1]。当时杨逸的父亲杨津在定州中山城,被六镇的叛军围逼,杨逸请求朝廷自己出使秀容,向尔朱荣请求援助,魏孝明帝元诩答应了,任命杨逸为正员郎,三次任命杨逸都没有接受[2][3][1]

建义初年,元子攸还在河阳时,杨逸独自前往拜谒,元子攸特别任命杨逸为给事黄门侍郎,兼领中书舍人。等到河阴之变发生,朝官遭到滥杀,魏孝庄帝更加忧伤恐惧,诏令杨逸昼夜陪伴,数日之内,杨逸经常睡在皇帝床前。魏孝庄帝曾经半夜对杨逸说:“昨天以来,举目只见异族,幸亏你在,略可自我安慰。”[4][3]

杨逸很快出任吏部郎中,出任使持节平西将军南秦州刺史,加散骑常侍。杨逸当年才虚龄二十九岁,在当时任刺史的人中最为年轻。因为路途被阻,杨逸没能赴任,改任平东将军光州刺史[3]。杨逸屈己敬人尽力安抚,心在政务,有时日偏未食,夜半未睡。至于士兵和百姓服役,杨逸一定亲自送行,有时在大风烈日中,暴雨冰雪下,一般人都不能忍受那份辛苦,杨逸却从无疲倦的神态。杨逸又是法令严明,宽大与严厉兼施,因此全境敬服,没有人敢违抗政令。当时连年灾荒,许多人饿死。杨逸想用仓库中的粮食赈济灾民,但是掌管者害怕受惩罚不敢施行。杨逸说:“国家以人民为本,人民以粮食为命,百姓不能富足,君主又怎能富足?假如因此获罪,使我所甘心的事。”杨逸于是发放仓中粟米,然后申报朝廷。右仆射元罗以下官员认为国家仓储不能缺,都坚决不同意。尚书令、临淮王元彧认为应该借贷给两万斛粮食,魏孝庄帝诏令发放五万斛[5][6]。杨逸贷出粮食后,对于老幼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又在州城门处煮粥供给他们,救济将要饿死的人以万计数。魏孝庄帝听说后很赞赏。杨逸的为政热爱百姓,很憎恶强横狡猾的人,就四处派出侦查人员。杨逸的部属到郡县出差,都自带粮食,有人为他们置办饮食,即便在暗室,这些人终究不肯进食,都说杨刺史有千里眼,哪里可以欺骗他。杨逸在光州的政绩十分突出[7][8]

等到杨家遭遇祸难,尔朱仲远派遣使者到光州,使者于普泰元年七月十三日(531年8月11日)将杨逸杀死[1][9],杨逸时年虚龄三十二岁。官吏百姓如同亲戚去世,城镇村落都为他置办斋供,一月之间,到处不停。太昌元年,朝廷赠予杨逸使持节、都督豫郢二州诸军事、尚书仆射卫将军、豫州刺史,谥号,太昌元年十一月十九日(532年12月31日)归葬太傅杨津墓旁[10][11][1]

Remove ads

家庭

十二世祖

祖父

父亲

兄弟姐妹

  • 杨遁,北魏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
  • 杨谧,北魏卫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弘农伯
  • 杨愔,北齐特进、开府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尚书令、开封王
  • 杨岐,吕州刺史
  • 杨氏,嫁北齐扬州刺史郭元贞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