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东涌小炮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东



小炮台建于清朝嘉庆22年(1817年),墙身为花岗岩砌成,有两座炮台,并有7间兵房及1间火药局,但现时只剩下一个护墙[1]。
发现
1980年,当局在东涌码头附近发现一被矮树丛遮盖的废垒遗址,当树丛清除后,两堵成曲尺的围墙及一处可供放置大炮的平台便显现出来。它的位置跟方志记载的东涌口石狮山炮台相当接近,故被认为是该两个炮台的其中一支。炮台用麻石建造,弃用后原本尚维持完整,其后因为附近的“马湾涌桥”崩塌,有僧人就地取材,拆毁大部分炮台取用麻石修复马湾涌桥,命名为“弥勒桥”。
灰窑
东涌小炮台附近有一座唐代灰窑遗址,原位于赤𫚭角虎地湾岸边,于1960年代被发现。为避免受发展新机场工程影响,于1991年由注港啹喀工程军团(Gurkha Engineers)协助整个从赤𫚭角搬迁到东涌,原座灰窑遗址体积过大,东涌码头不胜负荷,需先用船运往梅窝,再用车运返东涌安置。
资料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