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松江之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松江之战,又称“松江三日”,作为淞沪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于1937年8月16日爆发,至1937年11月9日遭日军占领结束。松江扼守上海西南角,有沪杭铁路穿梭于境内,是国军重要补给路线和后期重要撤退路线。日军为了掐断国军补给,于1937年8月16日起开始对松江城进行无差别轰炸,11月5日日军从金山卫登陆后,于11月6日抵达松江城下,和国军展开正面交锋。11月9日,国军败退,松江失守。

事实速览 松江之战, 日期 ...
Remove ads

背景

松江,距上海市区40多公里,黄浦江贯穿于中,与北边的吴淞江并行西流,两江中间河港纵横,更有陆运动脉之沪杭甬铁路和数条公路线,扼苏浙交通之要冲。淞沪会战中,日军一旦占有松江,可切上海守军之后路,北经青浦取苏、常,进逼南京,或西攻杭州[1]

经过

轰炸

8月16日,淞沪会战爆发的第三天,日军开始轰炸松江。由于民众战前的侥幸心理,第一次轰炸在民众间造成恐慌,导致第一天就有一半百姓撤离。[2] 8月,全城开始灯火管制,墙壁外面都刷成灰黑色。

8月20日,日机轰炸,弹落光启中学,该校礼堂全毁。

9月3日,石湖荡斜塘铁路桥被日机炸毁。 [3]
9月8日,9月8日上午10时10分,由上海西站开出一列驶向杭州满载难民的客车。12时20分到达松江,停在站内。就在此时,八架日机突然出现在上空,数架飞机开始进行低空投弹轰炸,随即有数十枚炸弹被投入车站内。几乎只有几秒的时间,5节车厢当场被全部炸毁。造成包括婴儿在内的300余人死亡,400余人受伤。[4]
10月28日,蒋介石在松江车站一节列车上主持军事会议[5],而这有可能是10月28日、29日两日日军加紧攻势的原因。[6]10月28日、29日,日军在城厢轰炸,投弹200余枚,造成400余人死亡,多处成废墟,此后,松江城市居民迁避一空,城市工商各业完全停业,市面全无,形同死市。[7]
11月1日,在钱泾桥、大仓桥一带进行猛烈轰炸,死伤200余人。
11月2日,在新老东门,县政府,省女中,省职校等地投弹24枚,另有单翼重型轰炸机3架,于中午时在地方法院南首徐家桥弄以及超果寺,投弹24枚。
11月4日,日军再次派两批重型轰炸机来松江轰炸,米市渡轮船码头被毁。

交战

11月5日以后,日军第10军在杭州湾北岸之全公亭、金山卫两地登陆,日军两路猛犯松江。[8]
11月5日晚,新上任的第8集团军的副总司令黄琪翔将军视察松江。当夜日军国琦支队就进入金山县城。
为掩护上海方面中国守军顺利撤退,第67军在松江阻击由金山卫登陆的日军深入。
[9]
11月6日,仍天雨,日机继续对松江展开轰炸,在卖花桥、塘桥、浦南一带投弹200余枚,城厢投弹50余,据报日军一股已达距离松江城约5公里米市渡,在黄浦江上搭浮桥北犯。上午,专区保安司令部内官佐集合,邀王公玙“视察布防情况”,出南后竟绕向北门,一参谋进言“城内仅一保安大队,不足御强敌,多处国军西撤了,不如转进……”邀王离城。王情急之下,跌坐于地声言“谁怕死就走吧,我决不自行离开松江”,大家遂表示愿共同行动,分头督令士兵守城。上午,黄琪翔代总司令命令王公玙“著该保安司令协同40军郭军长郭汝栋,六十七军吴军长克仁,死守松江县城三日,违即军法严惩”,不久,守卫报告,黄带二随员已雇小船离去,因不知其指挥部设于何处,就再无联系。傍午,援军40军抵达。是由78旅旅长马福祥带队急行军赶到,和王专员一见面就豪气的讲“赵子龙来也”。问及部队人数,却仅有120人,马讲“赵子龙单骑救主,何况我们还有一些兵,兵不在多,只要调度得宜,总能达成任务”。了解情况后,马即让保安队守城内,自率43军队伍出南门筑工事应战,随后郭汝栋军长坐“滑竿”到达,王专员迎郭军长到专署的防空地下室,作为指挥所,此地下室距小南门仅约300米。此时守城力量,总数近千人。11月6日傍晚,战火稍歇时,67军吴克仁军长率领107师、108师冒雨急行军赶到,军容也比43军整齐得多,自然让原守城者军心大振。
夜间,日机投照明弹,继续侦察、轰炸。日军已从米市渡北进。108师当晚即与日军接战由刘启文的322旅抢占石湖荡镇以东30号桥,敌人炮火猛烈,斜塘上的炮艇也助威。
11月7日,天亮前,金师长向吴报告首战告捷。敌已被迫退却,但前进困难,且多白刃战。并缴上日军符号400余枚,识者谓系近卫兵团。金师长曾向王专员抱怨:“松江这鬼地方,港汊河沟……”,一直在北方平原作战者,到此间拖泥带水,殊不习惯。郭军长不常开口,这时也对王谈:“若非金师长奋战,松江城现今已陷敌手”。 下午敌援军大量开到,炮火更猛,令金师损失惨重,乃全退守黄浦江北岸,张师的刘启文旅对30号桥仍然坚守,团长王熙瑞阵亡,日军多路进攻,曾逼近松江西门,夏树勋324旅与之鏖战火车站。吴军长曾亲自出城督战,直至半夜敌人停止进攻。敌机当日之轰炸,下午更形频繁,至夜不停,因居民已撤走并无大损失,指挥部也曾因附近落弹而动摇。中方军队靠四挺高射机架,击落日军战机三架。 11月8日,在轰炸与炮击下,整天激战。拂晓时,敌数千人强渡黄浦,攻击107师,在得胜港,白鹤港一带激战,我军伤亡惨重,师参谋长邓玉琢、321旅长朱之荣阵亡,乃向松江城方向西撤。守30号桥的322旅的两个团都死伤惨重,旅长刘启文阵亡。11月8日下午2时,日军机数十架,继续在公路一带肆虐,轮回轰炸,并向逃难民众投掷燃烧弹,致死者达百余人。张文清师长率师直属队督阵,结果被围,张师长幸能突围。日军另部迂回,逼近西关大桥,夏树勋旅与之激战,并在西大街进行巷战混战,逐屋争夺。夏旅长阵亡,直至晚9时战事稍歇。
傍晚,敌军逼近小南门(距指挥所不到一里路)在指挥所都能听到冲杀呐喊声,吴军长乃出动军预备队319旅,吴骞旅长在2小时内率部退敌200余米,但吴旅长腹部中弹重伤。吴军长再度亲自临阵,将战况稳定。 由于对日军第 10 集团军在金山卫的登陆未能扼制,再加上指挥混乱,8日夜第3战区指挥部命令各部队向吴福国防线转移。[10]
是日,松江守军已完成守城三日任务,就通知各部人马准备后撤,这时守城部队已几乎拼光,且日军已将松江城三面包围,仅北门可以通行。部分队伍散在城外,吴军长坚持到午夜12时全撤城内守军。
11月9日下午,吴克仁将军在青浦白鹤港指挥部队渡河时被便衣队突袭,是为淞沪会战国军殉国最高将领。[11]
11月9日,日军占领松江,大火昼夜不熄,店面房屋尽毁,居民尸体随处可见。[3]
至此,松江之战结束。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